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一十四章 王国宝那厮,不是好人 (第3/4页)
件,谢安把这些日子发生的事情在心里过了那么一遍,也只得实事求是的点点头。 “你说的也有道理。” “所以,你的意思是说,老夫不应该再在江州安排谢家人,刺激桓冲了?” 这不是应该的吗! 还需要他提醒? 王谧很无语,老谢一脸天真,也不知道是不是装的。 “再者说,谢将军已经取得了都督军事的大权,平心而论,谢将军的资历,也不见得就是足够应付这个职位的。” 王谧这个话,直指重点。 可以说,今天朝堂上争议的焦点,也正是在这里。 王国宝反对谢琰充任江州刺史,确实是因为个人恩怨,但是他提出的理由,完全是正当的。 和谢玄都督中外诸军事一样,毫无行伍经验的谢琰,根本就不适合去江州这等军事重镇。 从这个角度来说,谢玄统领北府兵已经是疲于应付,还把江州也好、荆州也罢的总体节度的权力,全都交给他。 别说是桓冲,就算是同样没有带兵经验的王谧,也绝对不能认同! 王谧好言相劝,就是想让谢安稍微收敛一些,不能看着桓冲一时没有反抗,就得意起来。 一个两个的好处都想占着,等到惹恼了桓冲,大战再起,他谢安也难辞其咎。 “你这样说,便是质疑幼度的能力了!” 谢安不是没听出王谧的用意,但是他绝对不会在年轻人面前认栽,话锋一转,就扭曲了别人的意思。 王谧很无语,连连叹了几口气。 “谢公,晚辈并无此意,谢将军的能力,朝野上下,人所共知,晚辈只是觉得,为了大晋内部的团结,总要给桓将军一点好处。” “当然,更重要的是,桓石民领江州,对于谢家来讲,也不是不能接受。” “谢公完全可以用桓石民做一个过渡,等到时机成熟,再把事情往前推进,也不迟啊!” 王谧倾情劝说,可以说是磨破了嘴皮子,可惜的是,谢安的反应却并不是十分热烈。 谢老头的难处他这个年轻人如何能得知? 不迟? 谢老头都已经年逾花甲,他还等得起吗? 他以为,年轻的时候,老谢就不是个要脸面的人吗?他为什么这样急火火的把持住朝廷要职,还不是因为他早就看出了,一旦他谢安谢幕,谢家的权势也会跟着不复存在吗! 当然是趁着自己精神头尚好,多多布局,把萝卜坑占住。 “老夫的担忧,你们年轻人是不会懂的!”沉思片刻,谢安竟然发出了这般哀怨的感慨。 不管怎么说,谢安算是认同了王谧的说法,也同意将相应的人员安排在说好的位置上了。 对于王谧来说,这真是一件大好事。 借由江州刺史的安置问题,刘裕等人的安排也轻松过关,这才是他最关注的问题。 正像他之前说到的,刘裕他们被调离北府,从现阶段来看,也不是一点好处都没有。 手枪的试制工作已经完成,接下来,在能力范围之内,肯定要扩大生产。 为了能够让手枪登上战场,王谧已经做好了先自己贴补一部分钱财的准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