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23章 少年人当具锐气 (第2/3页)
或许会说,有个掌权者姐夫,有个宰相老师,谁还敢恶语中伤? 那你就错了。 大唐多的是不鸟宰相的权贵,也多得是敢抨击掌权者的谏臣。 前者如皇亲国戚,后者如王圭、魏徵。 李元吉可没有陈叔达这么多顾虑,也不在乎有人因此猜忌、打压、恶语中伤王玄策,他都快成大唐第一人了,他还在乎这个? 如果不是怕大唐在他的胡作非为下分崩离析的话,他都敢让天下所有人不敢跟他大声说话。 所以看到了唐俭有提点起了王玄策,几乎没有任何犹豫的就吩咐道:“还愣着做什么?” 王玄策比柴令武聪明,早就猜到了唐俭在做什么,也知道拜陈叔达为师对他有什么好处,所以毫不犹豫的甩开了身上的碗,快速的走向陈叔达。 走到唐俭身边的时候,迟疑了一下,瞥了一眼柴令武,然后咬了咬牙继续走向陈叔达。 他其实想跟唐俭施礼,谢过唐俭的,但考虑到刚才柴令武没先谢过唐俭,他这么做的话就让柴令武脸上无光了,所以就绕过去了。 他走到陈叔达面前,斟了一杯酒,跪在地上,双手将酒恭恭敬敬的奉过头顶,沉声道:“请老师饮茶!” 陈叔达将王玄策刚才的所有小动作全部看在眼里,猜到了王玄策的所有心思,对王玄策这个弟子还算满意,也很欣赏,但他却没有急着接过王玄策敬的酒,而是神色复杂的盯着王玄策唏嘘道:“你可要想好了,拜我为师可不是什么好事情,其中的利弊你应该多想想,我可以给你一些时间,让你想清楚。” 言外之意,他不会拒绝王玄策拜师,但他给王玄策机会,让王玄策了解清楚其中的利弊,重新做选择。 其他的人都听出了陈叔达在说什么,但没有一个人开口提醒王玄策。 这何尝不是陈叔达对王玄策的一种考验呢? 如果王玄策知难而退,那他和陈叔达都会多一份清净,少一份哗噪或者一块绊脚石。 这可以说是识时务,也可以说是有自知之明。 如果王玄策迎难而上,那又能试探出王玄策不是一个遇到困难就退缩的人,反而能经得起磨练的人。 这样的人经过一番凋琢,能当大事。 王玄策在陈叔达说完话以后,把手里的酒举的更高了,态度很坚决的道:“请老师饮茶!” 陈叔达愣了一下,在场的其他人一脸的揣测,都在揣测王玄策是不是考虑清楚后果了,是不是为了攀附陈叔达才决定要拜陈叔达为师的。 “拜我为师,往后你的仕途可没那么好走,你真的考虑清楚其中的利弊了?” 陈叔达忍不住疑问。 王玄策仰起头,一脸认真的道:“我本就是雍王府出身,这是改变不了的事实,其他人要说,那就让他们说去。 我拜您为师,也是为了学本事,其他的我也不在乎。” 陈叔达先是愣,然后双眼有些放光的道:“好好好,有些志气,你不怕以后的仕途不好走?” 王玄策颇具锐气的道:“马上得来的公侯,谁有资格说三道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