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55章 成拆迁户了?  (第3/3页)
里面。    进入教育办和广播室的房间,把老校长和张维二人给请了出来。    之所以请老校长,    是因为他现在是公社教育办主任,相当于是整个红星公社、教育系统的最高行政长官。    陈晓端的工作关系,如今已经被人强行给更改到县里去了。    罗旋想让陈晓端,给老校长递交一份《关于下乡支教的申请》。    以陈晓端个人的名义,向教育办的领导打个招呼:就说陈晓端要到最苦、最艰难、最偏远的地方去。    帮助那些生产队的社员的孩子们,提高文化知识水平,增强那里的师资力量。    这一纸申请,多多少少带着一点“打招呼”的味道:    无论老校长批准还是不批准,陈晓端都要去,小老君大队村办学校里面任教。    在这个时期。    每个生产大队,都有一个村办小学。里面一般只有学前班、和一到三年级。    这种村办小学,教学条件很差。    学校教室、配套房屋,都是由大队社员们出义务工,加上大伙儿集资兴建的。    在这种学校里面任教的老师,和过两年,必然会出现的“赤脚医生”们一样。    他们都是没有正式编制的。    用眼下时兴的话来说,就叫“代课老师”。    代课老师的工资收入很低,就这么一点点钱,都还是由大队的社员们、每年被扣掉的“提留款”里面支付。    而公社里的教育办,也会给他们发放一点点补助,但是金额相当的少。    一个月,每一位代课老师,公社教育办才给他们发放5块7毛钱。    就这5块7毛钱,要是遇到公社财政紧张的时候,那些代课老师的工资,还时常会被拖欠。    若是遇到哪里受了灾,或者是出了重大事故的时候,这一点点补贴款,还要拿出一点点来募捐...    因此,    要想去当一名代课老师,陈晓端就要做好、长期过苦日子的思想准备。    老校长坐在桌子上,看看手里的申请书。    然后抬起头来,满是恳切的对陈晓端道,“人家乡村里的代课老师们,都巴不得能够,通过县里的‘教师资格考试’。    然后排队,等待着被调到公社的小学里面去,当一名在编教师。    你是我们公社、甚至是整个县里的优秀在编教师,你干啥还要往山里面跑呢?”    陈晓端俏脸一红,“我想到最艰苦、最偏远的农村去,接受广大贫下忠侬们的再交育。”    她所说的这些话,都是罗旋提前教陈晓端的。    向来不太善于撒谎的她,在说出这些话来的时候,羞得陈晓端脸都红了...    “好!”    一位我们曾经替我们整个江内市地区,争取到了极大的荣誉的、优秀教师,    竟然主动申请到最困难、最偏远、最艰苦的山区里,去支援那里的农村教育事业!”    还没等老校长表态。    坐在一旁的张维,倒是先拍着巴掌,开始给这件事情定性:“同志们呐!    这是什么思想境界?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觉悟?    这是一种多么高尚的行为?太感动了!我被陈晓端同志的这种高尚行为,给深深地感动了...    陈晓端同志,我要号召广大群众,向您学习!向您看齐!”    张维在那里,说的那才叫个滔滔不绝,眉飞色舞!    老校长却哭笑不得的,死死盯住张维:眼前这位陈晓端,一看都不是那吃苦的人。    或许,人家陈晓端是一时冲动呢?    刚才老校长问陈晓端,就是要想让她再考虑考虑。    结果...    好家伙!    被张维你这么一鼓噪,那陈晓端,就算的上是彻底下不来台了。    不去也得去!    连后悔的机会都没有了。    ------题外话------    这也是一部更新给力的作品,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一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