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火红岁月,我在空间里种田_第782章 听说过绢花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82章 听说过绢花吗 (第3/4页)

不少那种生活在最底层的华人。

    再通过他们的人脉。

    熊英开始进入华人开办的小作坊打工,最终以勤奋实在获得了这些小老板的信任。

    接下来,

    熊英会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去接近其中一些小老板,比如送点什么小礼物,义务帮忙干点小活儿。

    或者是帮他们送货、顺路接送一下这些小老板的孩子之类的。

    不久之后,熊英基本上就得到了他们的认可和交口称赞。

    至此,

    熊英在当地华人社区里,最基本的人脉和口碑,算是初步积累起来了。

    别人平常捡塑料瓶子,那是为了换椰浆饭果腹。

    表面上生活很艰难,但底裤里老是塞着几根大黄鱼、凶罩里缝着几粒钻石的熊英。

    就相当于一个拿着金饭碗的乞丐。

    人家有底气,心里不慌。

    所以做什么事情都非常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熊英,不久就瞅准了一个不起眼的行业:做塑料制品的回收、再加工。

    由于熊英长时间的捡垃圾、卖过塑料瓶。

    所以她知道那些捡垃圾卖的穷苦大众,他们最需要什么?

    他们心里在想什么?

    于是,

    不久之后,在吉隆坡的某个荒僻之处,【熊记废旧物资回收处理公司】便正式挂牌成立。

    别的同行回收废旧塑料瓶。

    是租赁一出场地,然后坐等生意上门。

    而熊英这家小公司却与众不同,她会派遣大量的员工骑着三轮车、倒骑驴,满大街去转悠。

    那些拾荒人员,刚刚捡到手的塑料瓶,用不了一会儿,就会被熊英的这家废旧物资回收公司给收走。

    熊英这样做,不禁让同行无瓶可收。

    而且也免去了那些拾荒人员,扛着个大蛇皮袋,到处走的辛苦。

    只是运营成本高了一些。

    但深思熟虑的熊英却不怕:别的收废品的同行,他们只是把这种废弃的塑料瓶收过来。

    然后雇人稍微分捡一下,随后再卖给上家。

    从中赚取一点微薄的利润。

    但熊英却与众不同:她会投资购买粉碎机,淘洗设备,然后进行第二次深加工。

    对天朝还是有一股深深的卷恋的熊英,她所采购的机械设备,全部来自于羊城地区。

    这也是她,今天请轻工局领导吃饭的原因。

    从困境中走出来的熊英,思路很清晰,定位也很精准。

    尤其是处理废旧塑料行业,熊英似乎有天分一般:像那种无色的透明塑料瓶,熊英会把它做成pvc原材料,卖给塑料霓虹灯厂、农用薄膜厂。

    这些厂家买到了这种二次利用的塑料原材料,会将他们按照很小的比例,掺进全新的pvc材料之中使用。

    如此一来,

    这些厂家在不影响产品质量的情况下,就能降低不少的生产成本。

    而如果遇到那种、原本就带着颜色的塑料瓶。

    熊英的公司,则会将它做成塑料拖鞋、深色塑料袋、塑料桶进行再次出售。

    这么一番cao作下来。

    不到半年的时间,当地的废旧塑料回收利用市场,基本上就被熊英给垄断的差不多了...

    同时深知“有饭大家吃”,不能树敌太多的熊英,很是有眼色的把自己的业务,只限制在废旧塑料回收利用,这个单一的行业上。

    绝不越界。

    哪怕国际市场上,废铁废铜的价格如何暴涨,熊英也绝不涉足这些板块。

    如此一来,那些废品回收的同行,他们虽说心里面对熊英有点不爽。

    但也能够控制在他们的容忍范围之内。

    听完熊英的介绍,罗旋朝她竖起大拇指:“厉害!都说成功是给有准备的人,你做到了。”

    “这还不得感谢你,当年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