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711 (第1/2页)
撅了下嘴:“大jiejie,人不能不懂装懂。不知道不要说知道。” 顾依依歪着头:“小朋友,我说我知道,你为什么不相信呢?” 旁边的妇人有些不好意思地道歉:“对不住了,小孩子乱说的。阿申,快走了!” 小男孩仍旧没动,而且理直气壮地说:“我小舅说,漂亮的女孩学习都不太好,要么是笨,要么就是只知道臭美了。” 顾依依接的更快:“你小舅的话是错误的,是有偏见的!” “现在我就来说说春申君。春申君嬴姓、黄氏、名歇,楚国人。” 第七百九十九章 成为了记忆 顾依依反正已经被打扰了,索性又多说了一些:“与魏国信陵君魏无忌、赵国平原君赵胜、齐国孟尝君田文并称为‘战国四公子’,是当时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楚考烈王,拜黄歇为相,封为春申君,赐淮北地十二县。” 她笑呵呵地看着小男孩:“现在我再给你讲讲黄浦江的由来。” “海市曾是一片荒凉的沼泽地,其中央蜿蜒流淌着一条浅河。雨水多了,就泛滥成灾;雨水少了,河水就会干涸。百姓深受其害。” “黄歇任楚令尹时,来到这里,不辞辛劳地弄清这道浅河的来龙去脉,带领百姓疏浚治理,使之向北直接入长江口,一泻而入东海。” “从此大江两岸,不再怕旱涝,百姓可以安居乐业。人们感激黄歇的恩德,便将这条大江称作黄歇江,简称黄浦。” “后来黄歇被封为春申君,这条江又被称为春申江。” 顾依依看到小男孩惊讶得张着小嘴,给庄墨象使了个眼色,眼中带着还没有消失的逗趣翩然离去。 小男孩半天才反应过来:“大jiejie走了呀,她怎么知道得比我还多?” 这才转身对身边的妇人说道:“阿姨,我们现在就回家,我要去问问小舅,他说的话也不对呀!” 顾依依马上就把这个小插曲抛到脑后,她和庄墨象已经“转战”到了涌泉坊。 涌泉坊是海市近代典型的民居,占地半公顷,楼房十六幢。 海市的弄堂是具有“防卫性”的,所有外来陌生人一旦从总弄进入支弄便处于各家的视线焦点之中。 因此,顾依依并没有走进弄堂之内,只是站在弄堂口处,探出精神力看过了海市弄堂的模样,就开始观察海市百姓的生活。 弄堂里横七竖八晾衣竹竿上的衣物; 不同人家的花盆里有栽凤仙花、宝石花的,更有种青葱、青蒜的; 还有一位老大爷正躺在躺椅,微闭着眼睛不知在想什么; 再往里一群孩子有滚铁环的,有跳皮筋的,有弹玻璃球的; 往深处去,则分布着几处卖小吃点心的摊子…… 兴致颇高的顾依依和庄墨象又去了大名鼎鼎的同乐坊、有水池有梅树的梅泉别墅弄堂、最狭塞却最有生活味道的万宜坊以及巴金曾经住过的武康路上的独立花园洋房。 已经饿瘪了肚子的顾依依只得结束了海市弄堂之旅,心中却感慨着与千千万万海市人密不可分的石库门、亭子间、过街楼、弄堂以及他们、它们留下的故事,到了几十年后就真的成为了故事,成为了记忆…… 庄墨象带着顾依依直接去了海市的老字号饭店绿波廊,坐下来开始点菜时已经下午一点四十分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