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7章 形态形成场 (第2/4页)
态形成场?我不是很懂。等等,你的意思是,教授从一开始就知道我在利用那个电台和外界联络?轮胎厂的幸存者,包括那个李修——” 审讯员:“当我们研究宏观物体在经典力学框架下的运动规律时,会选择性的忽略掉探讨构成物体的基本粒子。这么做不是因为我们不知道物质是由更小的粒子构成,而是因为没必要在这种场合下考虑它。” 审讯员:“同样的道理,预测某一个人在生命的不同阶段,做出的不同选择都是不可能的。但由人所构成的集合,以及宏观事件的发展规律却是有迹可循的。感兴趣的话你可以琢磨琢磨这个问题,反正从现在开始,你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挥霍。” 警卫:“这是审讯的一部分?” 审讯员:“算是吧,但主要的目的还是给你做心理辅导。教授让你别太自责,发生在这里的一切都是数以万计实验中的一环,我们会迎来最终的胜利。对了,一直以来和你联络的那个人大概死了,我们从相同的终端采集到了另一条信息,但很明显不是他发来的。” “那些轮胎厂的幸存者希望我们能收留他们,但能看出来他们一句话里至少说了三句谎。我们会继续追踪并记录周围的无线电讯号以及屏蔽场强弱变动,但不会再做任何回应。现在这项工作由ai来进行,我们将进入真正意义上的沉默。你可以完全放心,不会再有人犯错。” 接着是门关上的声音。 一阵冗长的等待。 就在楚光寻思着是不是结束了的时候,录音笔里突然传来一声枪响,把专心致志听着的他给吓了一跳。 “靠!不讲武德啊!” “……话说‘形态形成场’是个什么东西。” 楚光依稀记得,自己似乎在哪里听说过这个词。但不是在这个世界,而是在他穿越到这片废土之前。 大概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英国皇家协会的鲁伯特·谢多雷克博士提出了一套颇具争议的“共鸣”理论。 根据鲁伯特·谢多雷克博士的理论,不只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会发生共鸣,抽象的事件也会产生共鸣效应。 基于这种猜想,他将连续发生同类事情的场所称之为“形态形成场”,并且将同类型事件称之为“形态共鸣”。 不过基于猜想做出的猜想,有多不靠谱可想而知。 就和关于多元宇宙、外星人的诸多猜想一样,你既没有可靠的手段能证明它成立,也没有可靠的手段能证否。 哪怕它看起来貌似“显而易见”。 “……难道这段录音的意思是,将平行世界玩家们的意识投射到这个世界所采用的技术,与形态形成场理论提出的某种猜测存在关联?” “比如借助某种未知的场,跨越空间维度,引发意识体之间的共振。” “嘶……头大。” 想这些玩意儿干啥? 能用不就行了! 为没有结果的东西投入时间和精力毫无意义,等有了更多线索自然会揭开最后的真相。 楚光能从这段录音中总结出来的信息是,形态形成场的研究是404号避难所的主要课题。 结合之前刚来到这里时获得的信息,这个课题大概在一个多世纪前就已经完成了。 不过话说回来,这个初代管理者是叫教授? 这家伙简直比自己还狗啊。 抛开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