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章 飞机总设计来访,王浩:只是个简单的研究! (第3/5页)
‘交流重力’现象呢?” “有没有一种可能是因为离子晶格在某种排列下的自旋?” “如果按照这种原理来说,离子晶格怎么样排列,才能产生特别的场力?” “那或许不是一种场力,而是一种对引力的阻隔,或者是一种磁场和电场混合的特殊情况?这些都是有可能的。” “我们依次进行分析,从而得到某种假设去验证。这是微观物理研究的方法。” 最后一句话说的让所有人点头了。 在超导的机制研究中,几乎都是发现新的物理现象,然后再去根据现象推导论机制。 但微观物理的研究是从理论开始的,因为有好多微观物理的现象无法直接解释,就需要理论物理提供支持,而理论物理构架出来,就能够推导出其他问题。 像是希格斯粒子、中微子,都是先有的理论,才在实验中有发现的。 王浩最开始说先研究理论机制,在场众人肯定是不以为然的,但如果只是假设一个理论,再根据理论推导设计实验,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有一定道理的。 王浩的发言就是做出了一些提问,然后在针对每一部分进行详细的分析。 这样说下来,一说就是一个多小时。 会议顿时活跃了。 因为只是去做假设、去想象,好多人都开始踊跃的发言,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学’的发言也很快变成了‘科研’,区别就是一个人说,和很多人一起研究。 王浩发现也有了更多的灵感。 这种灵感并不是反映在任务上,因为和湮灭力的研究不存在直接关系,只是反映在他的想法和判断上。 会议召开了两个多小时。 王浩进行了总结,“所以比较可能的一种判断是,交流重力现象的出现,和超导状态下材料内部离子晶格的自旋有关。” “其排列可能是平行的,也可能是纵向叠加的,我们可以根据这个推断去设计实验。” “我想接下来,也就知道实验该怎么做了吧?” 他看向了何毅。 何毅也参与到了讨论中,只是没有真正说几句话,他只是感到非常的惊讶。 本来只是让王浩说一下自己的想法,结果他就把会议引导成了‘理论讨论会’,然后大家都踊跃的发言,还真就研究出了一个‘可能的理论’。 这个…… 虽然是亲身参与其中,但怎么想都有些怪怪的。 为什么他主持的会议没有这种情况呢? 不对啊! “这个会议本来就是我主持的。”何毅用力扯了扯嘴角,他发现以后应该让王浩主持会议。 虽然他的研究领域是超导物理,但似乎在理论机制的研究上,王浩要比他专业的多? …… 王浩参加了会议以后就离开了。 他的收获也非常的大,仅仅是脑中的知识和想法,以及对于超导更深刻的理解,就让他感觉受益匪浅。 另外,他发现自己非常擅长主持科研项目。 因为有《教学的馈赠》、《科研的馈赠》,他可以很轻易把讨论内容引入正确的轨道,用来对实验进行分析,或者是对于理论机制进行分析,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那么自然做项目研究的效率会非常高。 “我要不要也申请个大项目?”王浩忽然有些感兴趣了,仔细想想还是算了,至少暂时他申请不到什么大项目,因为他只是个数学学者而已。 等梅森数科学实验室建立一行以后,他倒是可以申请一些计算机相关的项目。 但是类似的项目他并没有多大的兴趣,因为计算机类的研究,大多都是应用研究,最多牵扯到一些算法、构架之类,即便是能找出正确的方向,研究都是非常耗费时间的。 相对来说,材料学、物理学研究,正确的研究方向比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