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八章 不愧是顶级数学家,耳目一新啊! (第3/5页)
们是一样的。” “我们的研究更专业。” “这方面来说,让他们配合实验,对我们来说是有增益的。” 汪承林插手交流重力研究,也是思考了很多的,他们是做超导的机制研究,详细来说就是研究超导状态的量子态分布特性。 这是属于‘凝态物理’研究。 这个方向的研究需要通过不断的实验,来制备具有原子级平整界面的高质量约瑟夫森结。 如果有交流重力实验,能够辅助提供数据做参考,对于构造量子态波函数分布研究,也许会非常有价值。 两人说着的时候,会议正式开始了。 首先还是超导办公室的吴晖院士,他做出有关交流重力的研究阐述,说明了交流重力实验,说明了后续的对比实验,同时,也大大赞叹了物理实验室的工作。 接下来就是超导实验室的其他教授,站出来对于前一段时间的讨论进行总结,说出了一系列的想法和方向。 然后,关键点来了。 作为国内最大的两个超导机制研究机构,首都大学基础科学中心以及科学院超导实验室,分别说明研发的主方向以及近一段时间的进展。 科学院超导实验室的项目,已经进行了有十几年了,只简单说一下最近的成果进展。 首都大学基础科学中心的项目是全新的,他们的成果却非常显著。 比如说,制备出了超薄的具有原子级平整界面的高质量约瑟夫森结,对于超导层的相对转角进行了精准的控制。 同时,也以此做出一些推论。 江建作报告说道,“我们认为d波配对理论并不适用铋锶钙铜氧高温超导体系……” “我们将会把现有的研究,推广到其它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系,来研究d波配对理论的适用性。” “我们正在瞄准原子极限下两个单层铜氧化物超导间的约瑟夫森耦合……” “……” 江建的报告做了差点二十分钟,一直都在讲很专业的内容,包括他们的研发方向、进展、推论,甚至是即将进行的研究。 虽然讲解的内容很专业,但在场都是超导领域的专家,都能明白他们的研究进展很大,主方向的研究,确实是让人眼前一亮的。 这就像是构造粒子标准模型,一点点的添加内容进去,早晚都会有成型的那一天。 只不过,具体进展速度也很难说,类似的研究是有物理极限的。 现在有进展,不代表未来有进展,也不代表积累到一点程度,就能够实现理论突破,究竟什么时候能给应用领域支持,就更显得有些遥远了。 不过在场的众人,对于基础科学中心的研究,还是评价很高的。 放在国际上作对比,相关研究也只能到这个程度了。 接下来就轮到物理实验室。 这次会议针对的也是交流重力的研究,物理实验室就是主角。 首先还是何毅站起来做出了阐述,说明了交流重力实验,说明了实验的新颖性,说明可以通过研究交流重力场和超导之间的关系,来研究探索超导相关的理论机制。 之后,王浩站了起来,他看着在场所有人,认真说道,“我们同样以超导机制为主方向,但研究方法却是全新的。” “传统的超导机制研究,都是以探索超导凝态物理表态为核心,去研究量子态的原子波动。” “这个方向不能说的错的,但想实现理论到应用的跨越,很难。” “现在的超导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像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方向,很多应用根本不需要理论支持。” 王浩走出了座位,边走边说,“我看了最新的超导材料研究,一种新型的二元金属化合物,这个材料是怎么发现的呢?是研究团队在超低温状态下,进行各种材料的实验得来的,我的理解应该没有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