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八章 看到没有?这才叫专业!论文正式发表,国际热议! (第3/4页)
速进行评审,放心吧,最晚下一期就会刊载。” 王浩是第二天看到的坎贝尔的邮件,他感觉有些莫名其妙。 审稿? 在交流重力实验为基础,研究超导机制的方向上,他的研究还需要同行评审? 同行是谁? 还有其他学者,也在研究半拓扑几何,并且有一定成果吗? 王浩有些想不明白,他对于研究很有信心,却不愿意等待审稿过程。 审稿总是感觉像是被‘审查’一样,自己的研究还需要得到其他人肯定才能发表,就感觉自己好像是被冒犯了。 所以他又联系了唐纳德-科尼迪。 《科学》杂志也非常关注他,总是发邮件和他约稿,希望他能把研究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王浩发了同样的邮件过去。 仅仅不到一个小时以后,他就收到了唐纳德-科尼迪的回复,“王浩博士,你的邮件让我感到非常振奋。” “看到邮件的那一刻,我感觉全身的血液都沸腾起来!” “有关你和你的团队的最新研究,当然不需要审稿。” “在科学的领域上,你已经站在了最高峰,你没有同行,即便是同领域的学者,不管是数学,还是物理,又或者是其他学科,他们都只能仰望你。” “我认为,同行评审会是对你的冒犯。” “我代表《科学》杂志欢迎你的投稿,也非常期待你的最新研究!” 看着邮件里的内容,王浩非常满意的点了点头。 看到没有? 这才叫专业! …… 一周后。 主论文已经全部完成。 王浩针对论文内容又斟酌了很久,还把论文发给了保密负责机构,做了一下公开内容的说明。 等一切全部完成,他把论文上传到了arxiv,随后才把成果简述以及论文详细内容,发到了唐纳德-科尼迪的邮箱。 针对公开发表的内容,王浩早就研究很久了,因为一些技术是不能公开的,但理论是可以公开的。 即便只是理论,也要斟酌的行发表,他们的研究中,包含直接计算元素组合的超导临界温度内容。 这一部分内容也是最重要的。 他们还进行了详细的论证,确定只是计算双元素组合,也需要专业的数学团队很长时间才能完成。 如果扩大到三元素组合,计算就会变得极为复杂,一个顶尖的数学团队花费几个月,甚至一年以上时间,都不一定能够完成,即便是完成,错误率也很高。 那需要很大的工作量。 所以理论的公开还是得到上级支持的,类似的研究也需要大量数学家,物理学家以及实验组参与,才能够慢慢的完善超导‘双元素’组合体系。 只有完善了双元素的组合体系,才能够进展到三元素进行系统的研究,而不是直接去计算三元素组合。 这就需要很长时间以及很多人一起参与了,肯定是个系统性的大工程。 王浩已经知道了一种最符合半拓扑体系的三元素组合,等于已经有了巨大的优势,可以直接进入超高温超导材料的研究。 其他同领域的机构,即便是依靠他们公开的成果进行研究,耗费大量人力、资金的情况下,最低也需要五年以上的时间,才有可能能够追赶到这一步。 这还是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