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六章 惊人的转变温度!王浩:小成果而已! (第3/5页)
在研究弦理论,就可以直接拿来一些数学逻辑进行嵌套使用。 海伦、陈蒙檬也没有错误,他们受到王浩的影响比较大,还是希望能够从无到有的进行研究。 后者的速度肯定要慢一些,但贵在稳扎稳打。 前者则是速度快,中途可能会出现错误,后续的研究也许就会产生矛盾,还需要慢慢修正。 保罗菲尔-琼斯来到西海大学以后,大部分时间也是待在梅森数实验室,他还没有正式进入岗位中,也就没有教学相关的工作。 梅森数实验室的环境相对好一些,他就能够在这里安心做研究。 保罗菲尔-琼斯到来的好处是,王浩变得轻松了一些,海伦、陈蒙檬、许超都是做湮灭理论结合量子物理的研究,有什么问题都可以问他。 在量子物理、理论物理方面,保罗菲尔-琼斯要比王浩专业的多。 保罗菲尔-琼斯的到来也有不好的地方。 比如,他完全没有‘老师’的样子,似乎也像是个孩子一样,针对问题会和学生进行争论。 天才,总是与众不同。 …… 一周后。 王浩收到了消息说,超导材料实验组那边制备了一个新的材料,他马上就去了实验组。 等找到了邓焕山以后,他就见到了新制备的材料。 那是一小层金属类的薄膜,偏银灰色相对有一些暗淡。 邓焕山介绍说道,“王教授,我们按照你说的方向,连续做了三组实验,终于得到了这么一层薄膜,具体的元素含量还没有详细测定。” “按照我的经验来说,这个薄膜的临界温度,应该比上一次高一些。” 邓焕山的经验谈没什么问题。 因为长期总是超导材料的研究,对于制备方法了然于胸,他看一眼材料就能做个大概的判断。 “你觉得临界温度能提升多少?”王浩好奇的问道。 “应该达到85K吧?”邓焕山犹豫着说道。 “只有85k?” 邓焕山本来是挺激动的,听到王浩这么说,心里顿时有点泄气,还是强调了一句,“85K,已经不少了,比上次提升了6K啊。” 他确实有点兴奋。 他们按照王浩所说的方向去做实验研究,本来是没抱什么希望,可没有想到还真研究出了新材料,而且看起来很不错的样子。 新材料的超导临界温度,具体有多少,他也是非常期待的。 王浩点头道,“什么时候可以开始测定?” 邓焕山道,“等材料性态稳定了,估计要到下午吧。” “那我先看看制备过程。” 王浩说完就看起了实验过程,发现确实是按照他说的方向去做的研究,而结果就制备出了新材料。 他仔细对过程进行了分析,也估算出了一个数值,“最低能超过100k!” 这是通过简单分析得出的结论。 虽然并没有完全破解材料制备过程和材料之间的关系,但他对于理论的理解不是其他人能相比的。 另外,他也有上一次实验过做参照。 这样制备出来的材料超过100k也是很正常的。 邓焕山听到王浩说的话,顿时瞪大了眼睛,他实在是不敢相信,新材料的临界温度超过100k? 这个数字太不可思议了。 哪怕是他亲自参与的研究,也感觉100K的数据很不靠谱,但是听了王浩说的他也没有说什么。 现在就感觉是两人一起对于新材料的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