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镇库大钱真的很大 (第4/5页)
哪怕是入阁,也不要掌铨选。 刑部尚书的权力不大不小,就刚刚好,王崇古一门心思想赚钱,入阁也是为官厂之事奔波。 “大司寇不想去吏部做尚书,也是情有可原,要不让葛总宪来做?”王国光提议葛守礼,杨博是晋党党魁、张翰是晋党、王崇古是晋党中的族党,还不如让晋党党魁葛守礼接着干下去。 “我可不干,我年老体弱,吏部公务繁忙,我做不了,若是让我做,那我只能致仕了。”葛守礼非常明确的拒绝了,葛守礼拒绝的原因很简单,吏部这个衙门,庶务繁忙,他弄不过来,他老了,岁数大了,上次致仕,陛下温言挽留,但葛守礼已经在渐渐的淡出权力的核心,专心党建。 吏部尚书是晋党的固有地盘,无论是杨博高拱张翰,都是晋党,所以要提名晋党的人选。 但是这个人还不能是极端派,比如张四维这种人,那是决计不行的,张翰在这个位置上干的实在是有些让人头皮发麻。 朱翊钧轻轻咳嗽了一声说道:“朕说让先生兼领,先生不肯,那这吏部尚书的位置空了四个月了,吏部也好好的,不如弄个牌子,上面刻上吏部尚书,让牌子做吏部尚书?” 小皇帝羞辱人的水平,是大明内外都认可的。 这番话的意思是,就是弄个牌子当吏部尚书也比张翰要强。 张居正沉默了一下说道:“陛下,臣还有人选提议,臣提议礼部尚书万士和,而礼部由吏部左侍郎、《大明会典》副总裁官马自强为礼部尚书。” 别说,还真别说,万士和还真的挺合适担任吏部尚书。 万士和出身晋党,万士和奉旨骑墙,万士和不极端,甚至圆滑的过分,确实是个极佳的人选,这是权力斗争的关键位置,有这么一个人当政,不是坏事。 至少万士和和稀泥的性子,不会进一步激化张党和楚党之间的矛盾,他奉旨骑墙,全楚、全晋、全浙会馆,他都能串门。 所有人都看向了万士和,万士和指了指自己说道:“我?我何德何能,我不干。” “我同意。”王崇古率先同意,旁人坐到上面全都是上火架烧烤,唯独万士和不是,谁让万士和圆滑呢? 王国光认真的思索了一番,点头说道:“我也同意。” 葛守礼笑着说道:“我没意见。” 兵部尚书谭纶思索再三,笑着说道:“挺好。” 张居正见半数以上都同意,俯首说道:“陛下以为呢?” “极好,决定了,就让大宗伯做吏部尚书吧。”朱翊钧稍加思忖,觉得没什么问题,马自强是《大明会典》的副总裁,而且是吏部左侍郎,当礼部尚书资历是够的。 马自强给小皇帝印好了帝鉴图说之后,就回乡丁忧期满回到了朝堂,领詹士府事,而后任吏部左侍郎,也算是大明少数精通历史的文官了,在这个理学、心学化史学的大背景下,马自强的学问也是没问题的。 非常值得注意的是,没有人举荐张四维。 “这好端端的,我怎么能做吏部尚书呢?”万士和仍然没有放弃挣扎,十分确信的说道:“大司徒王国光也是出身晋党,而且资历、名望都是数一数二的德才兼备的国之干吏,我提议大司徒王国光来做。” “清丈、还田、六册一账、一条鞭法,无论是哪一件事,我都找不到替代的人,大宗伯,你说呢?”王国光则笑着说道:“若是能找到能做户部尚书的人,我去做吏部尚书也不是不可以。” “张学颜?”万士和试探性的问道,张学颜的算学是得到了朝廷认可的,至少辽东的田亩人丁,能被张学颜理清楚。 张居正思虑再三摇头说道:“他在辽东,不适合调动。” 侯于赵前往了辽东,张学颜短时间内不能回京,还要看着李成梁,别李成梁在京师说的天花乱坠,回去就变了卦,大明在辽东的一切处置都付之东流了。 “好吧。”万士和终于同意了下来,不就是吏部尚书吗?没干过,还不能化身一个牌子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