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三章:陛下 这是人才啊 (第4/6页)
之过也,各于其党……” 顾成文化程度有限,只是一面听孙儿背,一面低头对照着手中的书,却见这顾兴祖背诵的一字不错,越发的震惊了。 终于,这洋洋洒洒数千言背诵完了。 顾成惊愕之余,却发现自己的泪水已打湿了捧在手中的书。 顾兴祖不明就里地道:“阿爷,你咋了,还去不去报仇?” 顾成却是答非所问道:“这都是那几个教你干的?” 顾兴祖点头。 顾成一脸诧异,道:“他们是何人?” “他们是国子学里的博士……为首的博士,叫张安世,他最喜欢捏俺的脸,最坏的便是他了,他总是教唆人打俺,他自个儿不动手。” 顾成道:“张安世……” 顾成喃喃念着,似乎想记下这个名字。 却又听顾兴祖道:“他还是太子妃娘娘的兄弟。” “那个人?”顾成猛地想起太子妃正是姓张。 顾成祖不耐地道:“阿爷,咱们去不去寻他?” “要寻,当然要寻。”顾成正色道:“大丈夫恩怨分明,有恩报恩,有仇报仇,怎么能不寻他?顾振!” 一声大喝,外头一个家将挺着笔直的腰身,匆匆走了进来。 这顾振乃是顾成的族人,也一直都在顾成的账下效力,行礼道:“卑下在。” 顾成端坐着,眼睛阖着,若有所思的样子,随即一字一句地道:“咱们此番回来,带了不少贵州的特产,本是要分送亲邻的,你从里头,挑出最好的来,要备一份大礼,不要不舍得。” 那顾振行礼道:“喏。” 倒是顾兴祖愣愣地看着顾成:“阿爷,这是……啥意思……” 顾成凝视着顾兴祖,慈爱地摸摸他的头:“孙儿啊,做人得凭良心才是。” “阿爷……”顾兴祖哭了。 可顾成却是乐了。 他捋着胡须,不理会顾兴祖了,又捡起桌上的功课,一个个地看,越看越兴奋,越看越是血脉喷张。 家里有个爵位,当然可以保子孙无忧。 可单凭一个爵位还不成,你至少得能干事,如若不然,朝廷如何能用,那不就真的成了混吃等死的吗? 所谓君子之泽,三世而斩。 那些真正的豪门,哪一个不是代代都有人才出? “张安世……张安世……”顾成口里念着:“真真想不到,这太子妃的兄弟,竟是如此妙人,有趣,有趣。” 呜哇…… 顾兴祖似乎绝望了,继续号啕大哭,哭的悲痛欲绝。 次日一早,顾成先去五军都督府应卯,此后至通政司,等候皇帝的传见。 朱棣今日心情不错,清早便召诸臣觐见,因为今日要传见顾成一起商议贵州军务,因此几个国公,还有文渊阁的几个学士都到了。 众臣行礼,朱棣四顾左右,不免得意道:“朕听闻顾成在贵州镇守,很是得力,当地不服的土司,都被清剿的七七八八,如今要做的,便是如何招抚了,这镇守一方,既不可一味怀柔,如若不然,人家便要畏威而不怀德了。可若是一味用蛮,却也不妥。” “贵州军务民情,朕也听说过一些,可这天底下,最知贵州底细的,便是顾卿家,顾卿家真是劳苦功高啊,为我大明卫戍边地,这一趟回来,该让他好好歇一歇。” 说罢,朱棣又道:“朕记得,他有五个儿子,都被建文所杀,是吗?” 解缙博闻强记,忙站出来:“是,其子顾统、顾勇、顾铣、顾铨、顾锐,都于建文时故去。” 朱棣听罢,大为感慨:“这是忠良啊,他还有儿子吗?” “陛下,只有一孙。” 朱棣不禁动容:“总算还有血脉,此孙年纪几何,可曾婚配?” “年十一岁,未曾婚配。” “噢,这是读书学艺的年龄了。”朱棣对顾成的子嗣情况颇为关心:“现今应该是在国子监吧?” 解缙抬头看了朱棣一眼,踟蹰道:“是,三品以上官员以及公侯子孙,都在国子学读书。” “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