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四章:陛下圣明 (第3/6页)
失神:“外头……外头……还好吧?” 张安世笑道:“外头好的很,其实是我误解了镇远侯,以前都是误会,现在他知晓我张安世的为人,已是倾慕不已,只恨不得没有早一点认识我。” 徐静怡道:“真为你高兴?” 张安世咳嗽一声,道:“那么……徐姑娘,我走啦。” 徐静怡道:“我不便相送,就让舍弟送送你吧。” “嗯。”说着,张安世就站了起来。 外头的徐钦不断催促:“张大哥,走啊,快,别让朱二哥他们在外头久等。” 张安世只好怏怏跟着徐钦出去,不忘给徐钦一个鄙视的眼神。 与朱勇几个汇合,张安世又得意起来,倒是徐钦道:“几位大哥要去哪儿,带上俺吧,俺会爬树,会玩弹弓,还会……” 朱勇却是一脚踹他屁股:“小屁孩子,你也配和俺们玩,滚蛋!” 徐钦捂着自己的屁股,在朱勇的瞪视下,狼狈地跑了。 张安世道:“二弟性子不要这么火爆,如今我们也是为人师表的人了,好啦,咱们去国子学。” 如今再回国子学,张安世觉得胸脯都挺得更直了。 在国子监诸学师生们奇怪的目光之下,四人回到了正义堂。 顾兴祖居然也在。 虽然四个老师不知跑哪里去了,可他依旧风雨无阻,乖乖地跑来进学。 张安世一见他,便笑容满脸地夸奖他道:“很乖巧嘛。” 顾兴祖向四人行礼。 张安世落座,继续捡起他的春秋。 朱勇和张軏照例抱手站在顾兴祖的面前,鼓着眼睛看他。 丘松吸了吸鼻子,从包袱里取出一串火药包。 顾兴祖忙站起来,这一次不必丘松来捆绑,却是自己将这一串火药包背上,然后正襟危坐。 等差不多了,张安世放下手中的春秋,站起来,笑吟吟地道:“功课如何?” “功课做好了。”顾兴祖从书囊里掏出功课来,一面道:“前两日博士和助教们不在,学生还另外做了一些功课,除此之外,将《尚书》也背了两篇。” 张安世低头看功课,其实张安世自己也懂得不多,他对古人的学问,大抵是从论语,和最近在读的《春秋》中来的。 这之乎者也的话,很是拗口,张安世只靠单独的字句来猜测全句的意思。 不过这并不有损他作为博士的光辉形象。 张安世大抵看过后,便满意地点头道:“好,很好,孺子可教,这令为师很欣慰。” 顾兴祖乖巧地道:“学生还练习了一下字帖,请博士过目。” 说着,又取出一份字帖来,送到张安世的面前。 张安世一看,顿时脸一红,不得了,这字比他写的还要好了,果然名师出高徒。 张安世感慨道:“为师很欣慰,很欣慰啊,你能主动学习,可见已得我三四分真传了,所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不错,不错。” 顾兴祖道:“还有……学生前日去了书铺,买了一部八股讲经……学生……” 张安世接过书一看!好吧,这书认得张安世,张安世却不认得它。 于是张安世忍不住在心里感慨,太祖高皇帝真他娘的变态,拿这个做科举的考题,这是人干的事? 检查了一番顾兴祖的功课,他的进步的确非常快,甚至可以说神速也不为过。 不得不说,顾家的基因还是很好的。 而且这顾兴祖智力很高,记忆力尤其的好。 张安世一直怀疑,许多古人的智力其实并不高,这一点在平民上头很明显,倒不是人种的问题,而是这个时代绝大多数人,因为吃了上顿没下顿,即便是较为殷实的人家,虽能吃饱饭,可也只有年节的时候,才能摄入一些蛋白质。 这就导致,九成的人,脑部的营养不足。 顾兴祖在这方面,就完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