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四章:双喜临门 (第4/6页)
邓健一听,顿时来了精神,承恩伯啊承恩伯,您真是为了咱cao碎了心哪,咱真没白疼你。 明初的时候,因为天下动荡,所以认父子和认兄弟的事尤其多,比如朱元璋就认了许多的义子。 这郑和郑公公是什么人?那可是陛下身边一等一的心腹,执行下西洋国策的领头人! 他已经凭借着自己的实力,完全从紫禁城里走了出来,将来要干的可是统兵数万,舰船无数,巡视四海的大事,这天底下,有几人能有他威风。 邓健倘若真能认郑和做干爹,就意味着,他也已成了不同寻常的宦官,他超脱了,升华了,已经不是寻常的宦官可比的了。 邓健压抑着内心的激动,却匍匐在地,不敢抬头起来。 朱棣今日的心情显然很好,听了张安世的话,便对郑和道:“三保,你自己拿主意。” 郑和微笑,其实张安世当着陛下的面把话说到这个程度,这事儿……其实就已经没有商量的余地了。 张安世乃是太子的妻弟,未来的国舅,而且陛下显然也已起心动念,对此没有反感。 至于这个邓健,却是东宫的人,而且此人极有可能,在太子登基之后,取亦失哈而代之,成为宫中的大太监。 任何一个宦官,其实都会考虑自己的身后事,自己伺候的皇帝老了,新的皇帝克继大统,可新的皇帝自然有他的一套在东宫的宦官班底。 那么老太监们就变得尴尬起来,运气好的,可能还能留在宫中受到尊敬,运气不好,可能就直接打发去给先帝守陵了。 倘若认下邓健这个干儿子,可能现在没什么,可到了将来就必有大用处了。 而且…… 此时,郑和心里不由得想,张安世这样做,莫不是太子的授意?借着邓健,变相的支持下西洋? 郑和没有思考很久,便极认真的道:“陛下,若邓健有这样的心思,奴婢也是无依无靠,愿视其为养子。” 朱棣满意地颔首道:“如此,那么朕也准了。” 邓健几乎像恶狗扑食一般,热泪盈眶,毫不犹豫地朝郑和磕了一个响头:“爹,爹……爹……” 这一声声呼唤,倒也让郑和生出了触动,他和邓健,都是苦命之人,如今……自己也算是在这世上多了一个牵挂了,虽这是利益的结合,可人终究是血rou做的,对于郑和这样无父无母,没有兄弟子女的人而言,这一声声干脆的呼喊,却也不禁让他眼眶微红。 于是他上前,搀扶起邓健:“健儿……” 邓健此时有些更咽,他确实是敬重郑和的,而且拜他为父,收益极大。 他更感激张安世,承恩伯他……他为了我……真的是什么事都想得出,他心里总惦记着咱,他…… 一念至此,邓健的眼泪就忍不住哗啦啦的落下来。 朱棣倒是对此,颇为乐见。他喜欢三保,因为三保是个坚韧的人,在朱棣这样军中出身的人看来,哪怕三保是宦官,也一样有令人钦佩的品质。 让他有个义子也好。 “陛下。”张安世一脸感触地道:“今日能见他们成为父子,臣也是感触良多,父子之情,臣……已没有感受了……” 说到这里,张安世想到了前世的父母,心里不禁唏嘘和一阵酸楚。 “今日能见他们如此,臣也跟着一起高兴,将来他们父子一定可以同舟共济。所谓上阵父子,打虎亲兄弟,这世上还有什么比父子和兄弟更牢固呢?” 朱棣也不禁唏嘘:“是啊,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 这令朱棣想到了靖难的日子,自己和儿子们那时却没有这么多算计,有的只是并肩在一起,与建文一决生死。 “要不,就让邓健也跟着郑公公一道出海吧!臣想好了,臣那三十艘船,就让邓健领着,如此一来,他们父子之间也可以相互关照,有邓健伺候着郑公公,想来陛下也放心一些。” 邓健:“……” 邓健依旧还在哗啦啦的流眼泪,只是这眼泪的性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