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一举成名天下知 (第3/6页)
吉的描述很是精准。 “好啦,时候不早了,我等叨扰了这么久,是该告辞啦。” 这叫提起裤子不认账。 张安世却嘿嘿笑着道:“别急嘛,既然这东西能吃饱,还别有风味,难道就不想知道,这东西从何而来吗?” 夏原吉只好耐着性子道:“那么敢问从何而来?” 张安世道:“这得从几年前说起,那时候下西洋……” 夏原吉老脸变色,你咋不从三皇五帝时说起? 夏原吉打断道:“简要一些说罢。” 张安世道:“凡事有因才有果嘛,这不是便于你们理解吗?罢罢罢,我简明扼要的说,这土豆……乃是邓公公种出来的,邓公公,你们知道吧,就是东宫的那个,他看着我长大的。” 众人没兴趣知道邓公公是谁。 不过听说是种出来的,其实也不稀奇。 这玩意要是不是从地里长出来的,鬼才信呢。 张安世又道:“在邓公公的努力开垦、施肥、插秧等等之下,终于……收获了,难道你们就不好奇……这土豆的收成吗?” 夏原吉有点不烦恼了,直接道:“你但说无妨。” 张安世道:“现在还没开始收获,不过保守估计,有八百斤。” 此言一出…… 夏原吉先是一愣,随即……要窒息了。 他猛地惊叫道:“八百斤?是多少地的产量?” 张安世泰然自若地地道:“一亩地呀。” 夏原吉身躯一震,而后,他觉得自己的脑子开始混沌起来,一片空白。 下意识的,他看向杨荣。 杨荣一向稳重,这时候也坐不住了,连忙道:“一亩地八百斤,安南侯,你家的一亩地,是平日里我们所言的一亩吗?” 张安世气呼呼地道:“这是什么话,难道我张安世的家也和别人不一样?” 夏原吉回过神来,有点急了:“这不可能,八百斤……你可知道,这天下麦子和稻米的产量是多少吗?” 张安世乐了,笑着道:“知道呀,就算最好的水田,若是产稻,也只是在五百斤上下。若是麦子,或者劣田,可能一亩只能产三百斤。” 夏原吉道:“五百斤,何止是要好田,还要有天时地利,要精耕细作,这五百斤,已是极限,你所说的这东西……也可饱腹,却能长八百斤?” 张安世一脸笃定地道:“八百斤,是我最低的预估。我怕吹牛……被人识破,实际上,只多不少。” 开玩笑,后世的土豆,亩产可是能达八千斤的。 张安世现在也不过是让人采摘了几斤出来,让夏原吉几个吃吃看,来做小白鼠而已。 要不怎么张安世始终没有动过筷子呢? 朱勇几个也机灵,一看张安世没动筷子,也一直都像木头一样地呆坐着。 这要是一顿土豆宴把当朝的文渊阁大学士和户部尚书全部毒翻了,那应该也算是惊天动地的大事吧。 当然,张安世还是有把握的,至少九成九无毒。 可现在这保守的产量说,在夏原吉等人看来,显得无比的不可思议。 夏原吉凝视着张安世,好像要一口将张安世吃了一般,道:“这叫土豆的东西,需要在什么地里耕种?是水田,还是旱田?有什么要求?” 张安世道:“旱地。” 夏原吉身躯一震。 水田能种稻米,而旱地能种麦。 一般情况,麦子的产量低。 可水田又不一样,水田对灌溉的要求很高,看上去水田能种稻子,产量可达五百斤,可实际上……却需要精耕细作。 可旱地照料起来可就容易了。 论起来,等于是这八百斤的土豆,是和亩产三百斤的麦子对等的。 夏原吉连忙又问:“对地质的要求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