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五十四章:人间至宝 (第2/6页)
选择用最小的损失,换取这个结果。 “部堂…边镇军情…” 一封快报,送到了兵部。 金忠道:“又是锦衣卫送来的?” “是,锦衣卫那边,觉得关系到了边镇的安危,是以火速送来。” 金忠快速拆开,这一看,脸色便微微一变。 他冷笑道:“老夫去见驾。” 片刻之后,金忠便抵达了文楼。 “陛下。”金忠行礼。 朱棣看了金忠一眼:“说。” 金忠道:“紧急军情,兀良哈部,似乎也在集结。” 朱棣脸色阴森森的,露出冷然之色,他手抚案牍,一言不发,良久才道:“兀良哈部,看来也不可靠了,这一次……他们只怕是想跟着鞑靼人分一杯羹。这群养不熟的狼!” 金忠道:“兀良哈三卫,不少首领,都给我大明邀买,有不少人,心里还是向我大明的。” 顿了顿,金忠继续道:“可问题就在于,这许多的兀良哈族人,他们本身就是蒙古人,在他们心目之中,鞑靼汗乃大漠王族,是成吉思汗的嫡亲子孙!何况各部之间,相互通婚,与鞑靼人之间,彼此也有姻亲。陛下对兀良哈人,虽是多有赏赐,可有些东西,不是靠一些赏赐能够换来的。” “我大明强大的时候,他们自然甘心臣服,可现在鞑靼人这么多年厉兵秣马,而我大明……自宁王等卫的兵马陆续向内陆转移之后,就再难有节制他们的力量了,这才让他们滋生出异心。” 其实朱棣靖难,确实导致了许多问题。 其中问题最大的,就是因为靖难,让太祖高皇帝在的时候,针对鞑靼人的布置出现了漏洞。 朱棣的燕山卫,本是节制兀良哈人,对鞑靼人作战的主要力量,可随着靖难成功,绝大多数燕山卫人马,已跟随朱棣,到了南京城享福。 还有宁王卫,这也是对抗鞑靼人,节制兀良哈部的主力,却因为朱棣害怕朱权成为自己的第二,也跟着靖难谋反,所以先是将宁王改封南昌,如今宁王又带着他的卫队,去了吕宋。 如此一来,实际上整个北边的防务,开始出现了空虚。 而以往,隔三差五针对鞑靼人的清剿,控制他们的人口和牛马增长手段,也已经许多年没有进行。 这使鞑靼人终于有了喘息之机,开始坐大。 兀良哈部则趁着宁王卫转移,控制了原先宁王卫不少卫戍的土地,草场增加之后,实力也开始增长。 再加上鞑靼人的笼络,没有了约束兀良哈部的力量之后,彼此媾和之势已经形成。 朱棣道:“兀良哈一旦倒向鞑靼人,辽东的局势,可就要危险了。” 兀良哈的草场,本身就是鞑靼部和大明在辽东的屏障,现如今,局势的天平,悄然倒向了鞑靼部一边。 这就意味着,这一场的风暴,将会来的更加的迅猛。 虽然对朱棣而言,其实这并不算什么,因为在他看来,只要自己的亲征,局势就会很快好起来。 可问题还在世间…… “陛下……辽东的情势,可能岌岌可危,这么多的辽东军民,等于是直接暴露在了鞑靼人和兀良哈人的屠刀之下了。” 朱棣皱眉道:“你有什么主意?” 金忠叹息道:“庙堂之上,分的不是对错,而是取舍。” 顿了顿,又道:“若以对错而论,朝廷坐视各路军镇独自抵抗鞑靼人的大举进攻,是错的。因为……鞑靼人来势汹汹,兵强马壮,一旦破了任何一个口子,我大明无数生灵都要涂炭。” 说到此处,金忠深深都皱眉起来,露出忧心忡忡的样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