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五十八章:册封 (第3/5页)
始越加疲惫而已。 若是好好休养,再活个十年也没有问题。 偏偏鬼力赤正在征辽东的关键时期,每日鞍马劳顿,作为鞑靼汗,又必须拉拢各部的部落,夜里和人饮酒,这样都不死,绝对算是医学奇迹了。 在这么多的新鲜词语里,朱棣听得似懂非懂。 张卿家果然没说错,这玩意说了朕也确实不太明白。 既然不明白,那就不听了。 接着,朱棣便笑吟吟地道:“朕就知道你鬼主意多,如此一来,到了来年,扫荡大漠,彻底将这分崩离析的鞑靼部再清扫一下,足以给大明带来百年的和平了,很好!” 张安世道:“陛下,这种做法,终究是有伤天和,下毒毕竟是鸡鸣狗盗的手段,臣用此毒计,心里甚是不安。” 朱棣颔首道:“是啊,确实是难为你了,谁愿意干此等苟且之事呢?你辛苦啦,朕到时还要给你加赏。” 张安世觉得自己的良心,稍稍得到了些许的安慰,便道:“可话又说回来,若是不出此下策,这辽东和边镇的百姓,不知多少人要死于这屠刀之下,到时就是血流成河,惨不忍睹的境地。今日见他们得救,臣便也心里稍安一些。” 朱棣道:“大明与鞑靼,乃世仇也,所谓十世之仇,犹可报也这鬼力赤,狼子野心,如何杀他都不为过,唯有如此,才可保全万千百姓,你这样想是对的!只是以后还是下不为例,如你所言,下毒毕竟是鸡鸣狗盗的手段,若非事出突然,朕宁愿起兵,堂堂正正地横扫大漠。” 张安世点头,其实他也认同朱棣。 虽然起兵的成本高,可能也会有不少的损失,可某种程度而言,你堂堂正正地击败自己的对手,对方才会畏惧你,才会心甘情愿地臣服。 若只是因为如此,而打击了鞑靼,可对方终究还是不服,这该用兵打击的手段,还是必不可少。 倒是在此时,朱棣猛地想起了什么,突然道:“是啦,还有一事……” 他顿了顿,捡起了一份奏疏,道:“郑和有一份在海外送来的奏疏,说是他们派出一支船队,向南探索,察觉到在这爪哇之东南,发现一岛。此岛地处偏僻,看上去规模不小,人烟稀少,土地多为荒芜之地。不过这岛上,倒有不少稀奇古怪的东西其中有一种东西,像鼠,却有半人高,肚皮上,却有一个袋子,这郑和也学坏了,竟拿这东西,来报祥瑞。” 张安世一愣,却不禁失笑。 那地方张安世知道。 只是他却故作惊讶的样子道:“是吗,这倒是稀罕了,陛下臣孤陋寡闻,倒是很想看看,这有袋子的老 鼠,是什么模样。” 朱棣笑道:“等他们送回到京城来,朕召你来看。对啦,得叫上朱瞻基,这个小子,也得给他长一长见识。” 朱棣说到朱瞻基的时候,那方才因为讨论鞑靼人时所表露出来的杀气,在此刻消弭的无影无踪,口里还一副责备的样子:“这些时日,朕忙碌得很,也不知他近来如何,他有没有惦念着朕?” 张安世道:“口里常念叨着陛下呢,说是世上只有他的皇爷爷对他最好。” 朱棣道:“是吗?” 这两字说的时候,虽带着问的语气,可朱棣的眼里已经溢满了笑意。 张安世则是将手朝向天空的方向,道:“臣敢拿自己的名节作保。” 朱棣顿时失笑道:“他就朕这么一个皇爷爷,不惦念着朕,还能惦念着谁?这孙儿像朕,将来必成大器。” 张安世心里想着,历史上的朱瞻基,还真是和朱棣差不多,基本上延续了朱棣的国策。 当然,这可能是历史上朱棣出征,基本上都带着朱瞻基去‘长见识的原因。 “对了,那酒卖得如何了?” 朱棣的脑子倒是转的快,这么快又想到了卖酒的上头。 张安世道:“臣这些日子,才开始准备呢,想来用不了多久,就可以开卖了。” 朱棣故作漫不经心的样子,道:“制了多少瓶酒了?” “三万箱。”张安世道:“这是第一批。” 朱棣一愣,下意识的问:“三万箱是多少瓶?” 张安世道:“一箱六瓶,嗯大抵十八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