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姐夫是太子_第三百二十九章:好多好多的粮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二十九章:好多好多的粮 (第2/5页)

>
    “多谢,多谢……”周三七喜气洋洋地收了条子,便招呼着自己的儿子,预备回去。

    他那儿子一脸憨厚的样子,却不肯回,口里嗷嗷叫道:“爹,婆娘说啦,都来了乡里,得去集市给她带一个簪子回去,咱们先去赶集。”

    周三七便骂儿子:“干粮都没带呢,不赶紧回去,要饿肚皮。不饿着,就得在集市里吃,贵得很。”

    “锄头还要找市集里的铁匠补一补……”

    “少啰嗦,少啰嗦……”

    就这么闹哄哄的,杨荣觉得奇怪,因为一般情况,都是差役下乡去催粮,似这样让民户主动来缴粮的,却罕见。

    不过……这确实大大减少了损耗,毕竟官差带着粮回来,大可以说沿途粮袋漏了,或者粮没收齐。

    若是照这样的法子来收,中间的环节显然少了许多。

    他忍不住对那伏案记录的文吏道:“若是有民户少带来了几斗粮呢?”

    “这个容易。”文吏道:“也照样收,不过会登记在案,来年交粮的时候,必须补上,而且……还要交几升滞纳粮作为惩罚。”

    杨荣恍然大悟,接着又问:“这些登记在案的……如何确保每户的粮食上缴数目?”

    文吏便道:“照着家里的地啊,所有人的田地有多少,几口人,都记录在案,在收粮之前,就已经有粮站的人计算过了,计算过之后,再让乡长和里长将所有应收的粮提前张贴出去,要确保在缴粮之前,各村都有告示,哪一户该交多少,谁家要带多少粮到粮站来,都需明明白白的。”

    杨荣眼睛亮了亮,随即兴致勃勃地道:“来,让我来试一试,我来试一试。”

    这文吏狐疑地看着杨荣,虽不知道杨荣是什么官职,却也知道杨荣是个非比寻常的人物,便道:“小心了。”

    等下一个粮户来,口里道:“二六九四四三。”

    这里头的数字,在簿子里其实根据数目的开头,都可以很快查阅到的。

    杨荣顺着数字,很快便翻到了,询问对方姓名,果然对方说是。

    紧接着,杨荣道:“你的地是二十四亩六分,其中十四亩是永业田,是不是?”

    “是,是。”

    杨荣道:“应收的粮是以石二斗一升,你当初在村里,是否知道这个数目?”

    “就是这个数。”

    这人倒是愉快,乐滋滋地卸粮去上称。

    等上称的那边递来了准许入库的条子,于是杨荣便学刚才那文吏那般做了标记,接着又给这人开了一张单据。

    杨荣办完,眼里就显得更亮了,请那文吏回来,他朝胡广道:“有趣,有趣,实在太有趣了,如此一来,大大减少了文吏的工作量,且还大大减少了小吏舞弊的空间,一举两得。”

    胡广终究不算是傻子,也不禁为之称赞:“确实,若是天下都这样征收,倒是不失为美事。”

    杨荣却是冷冷一笑道:“你想的倒是好。”

    胡广瞪了他一眼,哼了一声道:“你总与我唱反调做甚?”

    杨荣道:“你啊,真是糊涂,人家是平白得了二十亩的地,现在只教他们收一些粮税,他们当然求之不得。莫说主动来上缴,便是再加一成的税赋,他们也心甘情愿。且大家都这样缴,是一条鞭,你到其他地方去试一试看!其他地方,是叫虎口夺食,许多人交完了租,剩下的粮自己还未必够吃,多缴一点,是全家都要饿肚子的。有些东西,不是想学就能学来的……”

    胡广:“……”

    杨荣走马观花地看过之后,终于心满意足地去寻张安世了。

    此时正是正午,张安世在这乡里备了一桌酒菜,请杨荣和胡广吃喝。

    杨荣面对一桌子丰盛的酒菜,却是紧紧地看着张安世道:“这新田乡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