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二十八章:奉旨拿人 一网打尽 (第4/4页)
人被拿,两百多人中,竟有七十多个举人,其余秀才不可胜数。还有四个,会试高中,不日将要殿试,要做进士的,好端端的,锦衣卫突然拿人……” 刘观从江西回来后,比从前老实得多了,对朝中的事,一概装傻充愣,可这一次,他作为礼部尚书,可真坐不住了。 实在是这事太大,他捂不住,而且若是一句话都不说,也说不过去。 夏原吉知道后,就大怒道:“锦衣卫这样大胆?” 胡广听罢,直接气得发抖:“是何人下的命令?” “还能有谁?”说话的,乃是翰林大学士,此时他同样怒不可遏。 杨荣倒显得冷静,较为平静地道:“先别急,慢慢的来,锦衣卫那边,可说了什么?” “他们只说,这是军机大事,不得过问。” 杨荣道:“或是陛下的旨意?” “不像,这么大的事,陛下不可能不透露出风声,可若是寻常锦衣卫,谁敢下达这样的命令?” 杨荣沉眉,道:“你的意思是芜湖郡王殿下?” 众人默然。 沉默就是默认。 杨荣的眉头皱得更深了,他一直是偏向张安世的,这是因为他能看透张安世的本质,且不说新政,让杨荣觉得这或是解决未来大明隐患的办法。 最重要的是,杨荣虽知张安世声名狼藉,却一向还算守规矩,这一点很重要,毕竟没有人愿意相信一个不计后果的人能有利于天下。 可现在…… 杨荣依旧镇定,看了众人一眼便道:“先去觐见,陈述此事,且看陛下圣裁吧。” 众人轰然道:“杨公高见,自当禀明陛下,弹劾锦衣卫!” 分明是请陛下圣裁,可大家的意思,却成了弹劾。 可见此次,算是惹了众怒,哪怕是更偏向张安世的金忠,也一直不好吭声,一副沉闷的样子。 于是群臣浩浩荡荡地一并到了文楼。见到朱棣,先给朱棣行了大礼。 朱棣其实已事先得到了消息,也是皱眉起来。 他已询问过亦失哈了,可东厂那边也没得到什么特别风声,这张安世突然发狂,是出乎了朱棣的预料之外。 朕还没有提刀呢,张安世那个家伙,就已经从紫禁城砍到了文庙去了? 朱棣满心疑惑,沉吟片刻,便板着脸道:“召张安世觐见吧。” 宦官们不敢怠慢,火急火燎地赶往栖霞。 传达了陛下的口谕之后,张安世却显得好像很意外的样子。 他纳闷地咕哝道:“好端端的,怎么这个时候教我觐见呢?我正抄孝经呢。” 却还是匆匆地赶往紫禁城,抵达文楼的时候,便行礼道:“臣见过陛下。” 朱棣抬眼看了张安世一眼,见他脸色如常,心里倒是更为狐疑起来。 朱棣皱着眉头,没头没尾地道:“怎么了?” 张安世一脸不解地道:“陛下还请明示,臣也不知怎么了。” 见张安世抵死不认的样子,似乎有人开始愤怒了。 不过,虽是蠢蠢欲动,却还是尽力忍住。 朱棣自是感受到众大臣们的怒火,咳嗽一声道:“读书人,那些读书人……犯了什么罪,怎么突然之间,就统统被锦衣卫拿了?” “原来是这个。”张安世笑了,像是一点感受不到那一个个愤怒的目光似的,此时一副长长出了一口气的样子,平静地道:“陛下,这不是遵照陛下的旨意行事吗?” 朱棣:“……” 群臣开始窃窃私语起来,纷纷看向朱棣。 张安世这时道:“陛下的旨意,臣还带来了,我想……司礼监、翰林院、礼部也有存档吧。” 说罢,他取出一份旨意来,双手奉上,由宦官交给朱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