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四十一章:税赋大涨 (第3/4页)
府县的士绅们听闻,都是心惊rou跳,今日是整肃太平府的读书人,他日,可能就轮到了他们。” “可士绅们既害怕,同时,却又对夏公更为信服,都说……夏公是在为他们说话,是绞尽脑汁,要存续读书人的种子,为此,实在呕心沥血。” 亦失哈道:“正因如此,这天下的读书人和士绅,既恐惧,又感念夏公恩泽,所以户部这边,夏公下了条子之后,大家倒也肯接受了。” 朱棣冷哼一声道:“入他娘的……歪门邪道。堂堂户部尚书,每日都是歪心思。” 亦失哈想了想道:“夏公也是没法子,他既知新政的好处,却又知道新政打击最大的恰恰是似他一样出身的士绅,便如小媳妇一般,两头难做。若是不能折中,不能权变,他这户部尚书,只怕一日也熬不下去了。” 朱棣背着手,觉得这话确有几分理,便微微颔首道:“那就等看他这权宜之计,最终是什么结果吧。” 亦失哈道:“是,奴婢这边,也在盯着呢。” 亦失哈此时不免为自己庆幸,夏原吉的事,他早就知道了,东厂毕竟也不是吃素的,不过他一直将这事压着,不急着立即禀告。 就好像抖包袱,包袱不能立即抖出来,而是要等。 等到什么时候呢,得等到某次自己办事不利的时候,陛下震怒,责怪自己办事不利,此时,自己适当地提出来。 这既吸引了陛下的注意力,转移了话题。 同时,也将里头的门道给梳理清楚,给陛下一个还是自己颇为能干的印象。 当然最重要的是,这件事里头,也牵涉到了钱粮,陛下年纪老了,打打杀杀的事,竟也不甚上心了。可对钱粮,依旧还是初衷不改的。 ………… 至九月下旬。 此时是炎炎夏日,南京湿热,以至于这户部上下,人人不肯待在狭小的值房里,待在那值房里,就像置身在一个炉子里一般,实在教人承受不起。 大家都爱挤在厅堂,厅堂那儿有过堂风,此风一吹,神清气爽。 “夏公,胡公到了。” 夏原吉得了奏报,便立即起身道:“走,去迎一迎。” 可他起身不久,还未整冠,便见胡广已穿着一件凉衫,徐步进来了。 夏原吉与之见礼。 胡广笑吟吟地道:“今日沐休在家,不必入宫当值,可实在还有一些放心不下,所以特来瞧一瞧夏公。” 胡广对夏原吉是很尊敬的,夏原吉乃户部尚书,更是他的前辈,当然,他们还有一层身份,都是江西人。 夏原吉此时道:“胡公请坐。” 胡广道:“前几日,去鸿胪寺见了一趟解公,解公要打算回爪哇藩地了。哎……这么多年的交情,真的舍不得他走。“ 夏原吉此时似乎想到了什么,脸色有些复杂,犹豫了一下,才道:“这解公……似乎有一些不好的传言。” 胡广道:“我知道你想说什么,那些传言,我也略有耳闻。但我深信解公不会是那样的人,他必不会谋害自己的乡亲。这些流言蜚语,什么骗人去做苦力之类,估计是解公当初得罪了太多人,以至如今有人借此报复。哎……天下的事,坏就坏在三人成虎,众口铄金。” 夏原吉道:“解公说了什么?” 胡广坦然地道:“只叙了旧,问了问我的亲族是否在安在,又问一些在江西的情况。当然,也说了一些……我虽在朝为官,可现在的风气,却说不好,狡兔三窟之类的话。” 夏原吉道:“他还想请你的亲族去爪哇不成?” 胡广摇头道:“应该也是为我考虑吧。解公这个人就是,做什么事,都是走一步看三步,有时是过于杞人忧天了。” 夏原吉:“……” 胡广微笑道:“好了,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