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Undefined index: articleid in D:\wwwroot\m.1xun.cc\web\html.php on line 20

Notice: Undefined index: articleid in D:\wwwroot\m.1xun.cc\web\html.php on line 21

Notice: Undefined index: siteid in D:\wwwroot\m.1xun.cc\web\html.php on line 22

Notice: Undefined index: sortid in D:\wwwroot\m.1xun.cc\web\html.php on line 24

Notice: Undefined index: articlename in D:\wwwroot\m.1xun.cc\web\html.php on line 25

Notice: Undefined index: author in D:\wwwroot\m.1xun.cc\web\html.php on line 27

Notice: Undefined index: in D:\wwwroot\m.1xun.cc\web\html.php on line 29
第五百一十五章:后发制人_()全文无弹窗在线阅读-十八书屋
_第五百一十五章:后发制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一十五章:后发制人 (第2/4页)

br>    “金公凭借这一份遗诏,则是天下人归心,即便他资历浅薄,却也足以成为真正可以手握文渊阁权柄的大学士。现在他携如此巨大的人望,又凭借着所谓的遗旨,只要赶走了张安世,那么……接下来这大明朝廷,到底谁说了算,就未必了。”

    胡广绷着脸,立马反驳道:“我不相信太子殿下能够容忍他。”

    杨荣摇了摇头道:“开始可能无法容忍,可若是一次次下达旨意下去,结果发现,旨意出了紫禁城,人人阳奉阴违,人人对此并不热心,敷衍了事,任何事需要贯彻,都得需金公出面呢?”

    胡广脸色凝重起来,道:“事情应该没有这样严重……”

    杨荣耐心道:“这当然要看情况。若是太祖高皇帝和陛下,当然不至到这样的地步,可太子殿下……新君登基,要稳定人心,也不得不进行妥协。”

    胡广抿了抿唇,直勾勾地看着杨荣道:“那我们该怎么办?”

    杨荣这时却是站了起来,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这抹光里又似乎宣示着坚定,道:“上书,弹劾金幼孜矫诏!”

    “啊……”胡广一愣,惊讶地道:“当初不是杨公说作壁上观的吗?”

    杨荣道:“那是从前,从前是想看一看,金公到底有什么后着,想让他露一露自己的家底,根据事情的发展,来确定他的意图。可现在他已图穷匕见,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必须得有人,狠狠杀一杀这风气,表明立场,将其他不肯与之同流合污之人凝聚起来。”

    说到这里,杨荣皱了皱眉,目光灼灼地看着胡广道:若是此时,你我不站出来,不用矫诏来指责金公,那么其余不肯与之沆瀣一气的人,则是一盘散沙!大家至多也只能默默的看着事态的发展,唯有你我鲜明的表明自己的态度,与金公摆出势不两立和不共戴天的姿态,才可振奋他们,教那些……一个个虽含不忿,忧国忧民之人,凝聚成一起,即便无法反击,却也可使金公无法这样轻易得逞……”

    胡广大为兴奋,眼眸微张,道:“还以为杨公只是一个鼠辈,不料竟也有这样的志气。”

    杨荣眼皮子都懒得去抬,只平静地道:“君子要伺机而动,可也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过……”

    胡广道:“不过什么……”

    杨荣肃然道:“你可想好了,一旦你我上书,那可就覆水难收了。指责同僚矫诏,就意味着,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到时……必定天下人要骂你我为国贼,一旦事败,你我不但遗臭万年,可能还要被反污为矫诏。”

    胡广再愚蠢,也清楚这件事的后果。

    口谕就三个人听了去,可大家却是各执一词,也就是说,这两者之中,必有一人矫诏,不是金幼孜,就是杨荣与胡广了。

    胡广却是不加犹豫地慨然道:“但求无愧于心,无所憾!”

    杨荣点了点头,随即从袖里掏出一份奏疏:“我的奏疏,已预备好了,你自己也斟酌着写吧。”

    “啊……”胡广讶异,忍不住道:“杨公早有预谋?”

    “不是预谋。”杨荣无奈一笑道:“是未雨绸缪。”

    胡广:“……”

    邸报……

    次日清早,各种消息纷沓而至。

    百官上书,坚持张安世封王。

    杨荣与胡广却破天荒的上奏,直接弹劾金幼孜。

    与此同时,不知是否因为杨荣与胡广的感染,亦或者是这些人本就是杨荣与胡广的门生故吏,次日亦有许多奏疏,纷纷弹劾陛下口谕有所蹊跷,金幼孜之言……委实难以取信天下之人。

    于是,突如其来的,即便是最不关注庙堂之人,也能闻到这许多奏疏背后的血腥气。

    矫诏,可是谋反,是抄家灭族的大罪!

    开了这个口,就意味着……从现在起,这朝中,总有一边的人要人头落地。

    而无论是哪一边的人,却都是位极人臣,乃是名动天下的人物。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