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章 一切都是因为三清 (第3/4页)
/br> 张爱平这才放下心来:“你这样说,我就放心了。” “哎呀,人民医院是我们第一家客户,您更是我们的VIP长约客户,老板一直都很重视。要不是您发现了这么好的合作模式,我们生意也不会这么红火呀。” “前天,人寿还找上门来,打算跟我们合作呢,把航空救援加到中高端的医疗保险中去,这不,我第一时间就跑来跟您分享这个好消息。” “您看,什么时候,我们三方聚在一起谈谈?” 李经理态度非常恭敬,他心里很清楚,要不是张院长敏锐地注意到了三清的新产品,发明了这种不需要硬件改造的轻资产模式,航空救援也不会这么红火。 三清的便携医疗急救箱使得专业医疗直升机成了过去式,而张院长对急诊医生的专业培训,使得狭窄空间中的急救成为可能。 再加上苏安通航专业飞行员的配合,可谓是三方强强联合,才使得航空急救的价格降到了四位数,让民众也能够负担得起。 他们是这一行业的开拓者,说一句再造之功,也不为过。 而其他医院,即便有了三清的急救箱,要想培训出这么专业的飞行医生,也不是短时间内能办到的。 所以,他打算跟张爱平加强合作,趁着当前的首发优势,先把长三角的市场给牢牢握在手里。 只要双方精诚合作,磨合成功,就能将优势一直保持下去,在市场上拥有一席之地。 甚至还可以借助资本市场,联合各大保险公司,把业务做到全国去。 路要一步一步走,rou要一口一口吃,这其中的道理,他太懂了。 ****** 随着媒体的深入报道,民众们很快搞清楚了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 原来是因为三清研发成功一种便携急救箱,使得常用的医疗设备都能够做到小型化,让医生们随身携带,从而大大降低了医疗直升机的硬件要求。 这样一来,不拘什么型号,只要直升机能放下担架,坐得下一名医生,就都能够投入到航空急救事业中来。 极大地增加了轻型直升机的周转率。 毕竟以前一架飞机得进行改装,然后只能用于急救,现在不但几百万的改装费省了,还能在急救之余做点其他业务,成本就被极大地分摊了,自然价格也便宜了许多。 通航公司甚至能压缩空间,使用R66这种便宜的五座飞机,来进行航空救援。 以前这样的飞机可无法进行医疗改装,只能用来转运病人。 现在只要安排好了,完全可以上午带着农药喷洒农田,下午载着游客升空,游览大好河山,晚上再去小区接上危重的病人,送到医院紧急治疗。 再也不用默默闲置在机场,等待几天,甚至十几天一次的飞行任务了。 其他城市的医院看到个中奥秘之后,也都动了心。 宁市的医院能做到,他们同样也是三甲医院,没理由做不到。 于是,三清的电话再次被打爆了。 而网友们看完报道后,一个个都恍然大悟,再次对三清充满了敬佩之情。 “多亏了三清的医疗设备,直升机救援才真正地服务民生,而不是沦为富人救援。” “卫总曾经说过,要让全国人民都吃得起药,看得起病,这些说出来的话,他都做到了,甚至还让我们能坐得起直升飞机,他真的太温柔了,我都感动得哭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