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9章 绝响 (第3/4页)
/br> 这一点是我作出如此判断最主要的依据。 谁怕? 您说呢? 再看此事的处理过程,答案呼之欲出! 给事中戴士衡、御史汪以时曾为此大声疾呼,为戚家军将士鸣冤叫屈,要求彻底调查。但“巡关御史马文卿庇保,言南兵大逆有十,尚书石星附会之”(马文卿给戚家军列了十大罪状,尚书石星跟着落井下石)。 处理结果是:王保升官(原来是“署都督同知”,以“定变功”“进秩为真”了) 荫一子。参与此事的督抚等“亦进官受赐”! 已是孤儿的戚家军,哪有有血战就被派到哪里,然后军功被“友军”领走、粮饷被上级克扣、等利用价值被压榨殆尽便弃之如敝履,最后落个“叛徒”的名声! 戚家军的消失远不是无声无息,他们曾经发出悲愤欲绝撕心裂肺的惨呼。但他们被堵住了嘴、世人被掩住了耳,于是,岁月静好,一切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不久以后,整个王朝一夕间土崩瓦解、灰飞烟灭! 一叹。 活该! 虽然,此后所谓的戚家军,尽管已被打断了脊梁骨,但热血犹在、余威犹在。 浑河。 绝响。 领兵的是戚继光的侄儿戚金。戚继光老年得子,参考其境遇,没来得及也无心、且无力培养,于是戚家军的余脉由侄儿承袭下来。 在白杆兵兄弟的决死掩护下,三千戚家军男儿背水列阵。 令蒙古铁骑闻风丧胆的车阵! 努尔哈赤亲领八旗主力轮番攻击。 难越雷池一步! 阵前尸横遍野! 援军在望!总兵官朱万良、姜弼率领的三万援军近在咫尺。 努尔哈赤孤注一掷,派出皇太极阻援。朱、姜二位的三万鱼腩被两三千敌军追得抱头鼠窜,自相践踏而死三千余人…… 弹尽,援绝,火药用磬。 在盾车掩护下,八旗突入车阵。 总兵官陈策阵亡了。 戚金与童仲揆相顾一笑:“吾二人得死所矣”、“大丈夫报国当在今日”! 我们讲过,严格来说,这支浙兵只能算戚家军的余脉。 但,他们依然死战不退! 因为,旁支也是戚家军!他们还有: 鸳鸯阵! 混战中,八旗的百战精锐一个又一个被挑落马下! 放眼望去,戚家军那面将旗虽早已残破不堪,但依旧在阵中骄傲地飘扬!军阵虽早已千疮百孔,但依旧坚不可摧、固若金汤! 冲过去一批就死一批、再冲一批又死一批!来吧! 嗜血的八旗劲旅怕了。打心底怕了! 突入阵内的只能左遮右挡勉力自保,直到惨呼着毙命!看到阵中冒出一颗接一颗被长枪高高挑起的“曾经勇武无双”的同伴首级,后面“嗜血的”“满洲勇士们”精神崩溃了,开始游移不定,驻足不前…… 曾经有人形容过他们的彪悍:满人不满万,满万则天下无敌。 呵! 岂止满万!几万八旗铁骑团团围住几千明军步卒,轮番冲击,血战经日——奈何不得! 最后,努尔哈赤终于看明白了一个事实: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