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七十五章 有关原子弹的二三事儿 (第3/4页)
微子产生,并放出巨大的核裂变能。 理论计算。 1千克铀-235裂变释放的能量相当于2700吨标准煤燃烧释放的能量,两者是270万倍的关系。 铀-235原子核吸收一个中子后,使复合核处于激发态而发生振荡。 振荡的结果出现两种情况: 一种是复合核由椭球体还原到球型,然后放出y射线(瞬发y射线),将过剩的能量释放; 另一种由于它的激发能较大,复合核快速分裂成两个独立的原子核。 原子核裂变时发射出来的中子呢,则称裂变中子。 接着用中子轰击铀原子核,结果原子核分裂成两块中等质量数的裂变碎片,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和2~3个快中子。 在适当条件下。 这些中子会被其他铀核吸收,再引发裂变,就像链条一样环环相扣,一代代地传下去,形成自持的链式反应。 这就是链式裂变反应。 所谓原子弹,便是基于这种原子核裂变链式反应研发出的核武器。 当年海对面曾经很大方的送了两枚给霓虹人,可惜霓虹人太菜了,没接稳。 而正如同华山派分成剑宗和气宗一样。 原子弹也根据结构原理不同,分成两种类型。 一种是压拢型,也称“枪型”。 这类原子弹是利用一种“炮筒”装置,将两块小于临界质量的裂变物质。 在化学炸药爆炸时。 产生的高压下迅速合拢达到超临界状态,而引发核爆炸。 而第二种嘛..... 便是徐云所说的内爆型,也叫作压紧型。 它的原理是利用普通烈性炸药,制成球形装置。 接着将小于临界质量的核装料——也就是铀-235或钚-239制成小球,置于炸药球中心。 最终通过电雷管同步点火,炸药球各点同时起爆,产生向心聚焦的压缩波。 亚索波会将核装料球体瞬间勐烈压紧,增加其密度,使其超临界状态,实现自持链式反应而导致核爆炸。 与压拢型原子弹相比,内爆型的结构优势要明显高出一截。 举个例子。 当年海对面送给霓虹人的小男孩便是压拢型结构,核装料是丰度约80%的富集铀,重量60kg,爆炸威力为14000吨tnt当量。 1kg铀全部裂变释放的能量大约是18000吨tnt当量,所以小男孩核装料的利用率只有12%左右。 另一颗胖子则是内爆型结构,采用石墨水冷铀反应堆所生产的钚作为核装料。 它的爆炸威力为21000吨tnt当量,核装料利用率为21%。 所以在研发核武器的时候兔子们便决定,要搞就搞内爆式的原子弹。 当然了。 这种现阶段算是绝对机密的事情,对于徐云这类后世来人而言倒并不算特别困难。 加之从陆光达开口后,徐云一直都在关注着这位大老的表情。 因此在意识到这番话里的钩子后。 他立刻选择了咬钩。 毕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