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二十六章 给这个时代一点小小的穿越者震撼(上) (第1/4页)
“.......” 实话实说。 由于性格使然,老郭的音调历来都不算高。 但他的声音在此时落针可闻的会议室内,却显得清晰异常。 这番话刚说完。 李觉等人的脸上便不由浮现出了一丝异色。 过了片刻。 一位一直没说话、从头到尾都在抽烟的中年人开口了: “郭工,冒昧问一下,您说的韩立....是首都新来的专家?还是其他地区调来的精英学者?” 说话的这位中年人圆脸阔耳,容貌相对普通,颜值上没什么亮点。 但很有意思的是他的一对眉毛即便在不说话的状态下,都呈现着【^^】的样式,所以看起来相当和蔼。 此人叫做程开甲,与老郭一样,都是目前九院的副所长。 不过他目前在金陵方面还有一些项目在带队研究,昨天上午才秘密返回了221基地。 因此他虽然知道今天要讨论的事儿,但对徐云的存在却不算了解。 实际上。 类似程开甲这样的基地负责人还有不少。 比如说一些分厂的厂长、与后勤没什么交集的纯理论研究团队负责人等等..... 毕竟眼下徐云的存在还处于观察阶段,李觉并没有刻意把这事儿在常委会上提出来。 目前基地的留学生说多不多,说少倒也不至于少到孤本的量级。 基地4000多位理论研究人员中,大概有400人左右的留学生。 用后世学校的情况来做比喻。 差不多就是个普通年段的40到50名吧。 这种区间的学生肯定能算尖子生,但知名到整个年段的老师都知道他? 那显然也不太至于。 除非你是那种物理数学天天满分,英语语文二三十的究极偏科怪物。 甚至现在知道徐云存在的那些负责人也大多只了解个大概,也就是老郭捡回了个烧焦的剑桥留学生,至于他现在是七分熟还是六分熟就压根不清楚了。 于是老郭便花了些时间,比较详细的给众多领导介绍了徐云的来历: “......他是我从贵德县救回来的伤员...接着...后来.....” “......差不多就是这么个情况,之前让瞭望塔可以保持平稳的阻尼器就是他给出的方案。” “原来如此......” 程开甲摸了摸下巴,注意到了一个细节: “郭工,您是说那个韩立他在提出了方案后,还和姚老师详细的解释了阻尼器的原理?” 老郭点了点头,眼中浮现出了一丝感慨: “没错,根据姚笑林同志反馈回来的消息,我基本上可以确定他在理论上的造诣很高。” “这也是我认为他有可能再给我们带来小惊喜的原因之一——他的能力应该要远远超过普通的剑桥大学留学生。” 说到最后。 老郭的语气甚至有些严肃。 因为他确实是这样想的。 阻尼器的原理涉及到了声速流体的知识范畴,而这恰好是老郭的主攻专业。 同时他的老师还是世界顶尖的流体力学专家冯·卡门,也就是卡门涡流的提出者。 可以这样说。 国内没谁比老郭更懂流体力学。 而即便是他这样的顶尖流体力学大老,在得知阻尼器的原理后,都被惊讶的久久说不出话来。 原因一是因为这个理论确实相当精妙。 二则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