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_第五百三十章 要搞就搞个大的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三十章 要搞就搞个大的 (第2/5页)

br>    至于鱼的种类、具体科属之类的信息,则并不需要他们辨认。

    随后徐云顿了顿,继续说道:

    “至于质量控制模块还有参数配置模块也很容易,做个质量控制因子的门限就行,大概需要四个门限通道吧。”

    “也就是水平低增益通道的iq信号、水平高增益通道的iq信号、垂直低增益通道的iq信号、以及垂直高增益通道的iq信号。”

    这一次,老郭听得就有些疑惑了。

    毕竟他不是搞算法的专家,做不到样样精通。

    不过控制因子和门限这两个词他倒是大致接触过相关术语,不久前他还听自己的好友董铁宝说过什么十二门限来着。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

    四门限应该也不算啥大问题.....吧?

    但老郭的心情并没有因此而有所放松。

    毕竟徐云早先提出来的这几个模块越简单,便代表着后续模块将会越复杂。

    而且无论是以上哪个模组,都没涉及到“敢不敢”的范畴。

    又过了片刻。

    当老郭内容消化的差不多以后,徐云便又说道:

    “郭工,前面的五个模块算是最基础的两个‘档位’,接下来的两个模块就要困难许多了。”

    “其中排在第三档的是.....信号存储模块。”

    说这番话的时候,徐云的表情有些严肃。

    别看信号存储在2023年堪称数据行业基础到不能再基础的项目,手机动不动就是256g起步。

    但对于眼下这个时代来说,数据存储却是个很麻烦的事儿。

    举个例子。

    如今的数据存储主要靠的是打孔卡或者磁鼓存储器,国内目前拥有的最大磁鼓存储器位于104机上。

    那个存储器单体长度12英寸,有30个磁道,每分钟10000转,存储容量高达极其惊人的.....

    20kb。

    没错。

    20kb。

    实际上别说国内了。

    哪怕是国际上的前端领域,也不过在五年前诞生了世界上第一款的硬盘。

    那块硬盘由50块24英寸磁盘构成,总容量为5百万个字符,也就是不到5mb。

    而多普勒气象雷达这次需要收集的数据多达5000万组,考虑到气象数据的时效性,最最最最多也只能分成10次进行采集。

    也就是每一轮采集结束,气象雷达必须要存储500万组的数据。

    一组数据按照3个字节来算,500万组可着实够兔子们喝一壶了。

    然而令徐云意外的是。

    这次老郭的眉头只是微微一蹙,很快便松开了:

    “信号存储模块是吧.....没问题,韩立同志,这个厂子里有能力解决。”

    徐云顿时一愣,毁容的脸上都清晰的冒出了一个问号:

    “?”

    这啥情况?

    原先他还以为老郭要为难好久呢,毕竟数据存储的事儿对他这么个穿越者来说都算个妥妥的难题。

    结果怎么到老郭这儿反倒看起来比之前的还要简单了?

    到底谁才是穿越者啊喂......

    不过很快。

    徐云的脑海中便冒出了一个猜测。

    该不会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