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六章 训喀喇沁 (第2/5页)
“三日?”听到这句话,伯晕歹微微皱眉。 因为如果是三日的时间,等于每天要最少赶一百二十里的路。 这么一来、他们就要喂战马吃豆料了。 一旦商谈不成,那他们就亏本了。 不过、为了互市更方便一点,伯晕歹还是学着作揖,用十分熟练的洪武正韵道: “请将军回去转告齐王殿下,我三天后午时一定抵达白马关。” “好!”听到这话,千户微微颌首,随后瞥了一眼身后的百余骑道:“全军赶赴白马关!” “驾!” 只是来交代了一句话,天策卫的千户就带人离开了,而伯晕歹也看着他们离开的背影,摸了摸下巴,在想自己要不要趁着蓟镇的“家丁”北上,南下打打草谷。 不过他想了想就断绝了这个念头,因为蓟镇这段时间的动荡,他也不知道蓟镇还有多少兵马。 如果蓟镇的兵马众多,那么他不仅要失去张家口互市的资格,还要失去白马关互市的机会,得不到一点好处。 因此、伯晕歹对旁边的青年道:“苏布地,你去准备一千石豆料,明天一早我们带本部和西十八部的人去白马关。” “阿布,这会不会让齐王认为我们在示威?”苏布地有些担心,但伯晕歹却笑道: “那个齐王不过才十一岁,他还没有马匹高,就算有一个卫的兵马保护他也没有用。” “我们就是要向他示威,不然怎么能从互市中捞到好处?” 说罢、伯晕歹拍了拍苏布地的肩膀道:“去办吧,让那个娃娃齐王看看喀喇沁塔布囊的厉害!” “好!”听到自己父亲这么说,苏布地就叫人去准备豆料去了,而伯晕歹也派出了人马,去告诉在平泉到张家口这一带的喀喇沁西十八部落,让他们出兵帮忙,以壮声势。 不过、在伯晕歹做完所有事情后,那个先前报信的台吉才策马上前道: “伯晕歹,我们还要不要把明军从边墙外北上的事情告诉炒花?” “嗯?”听到台吉的话,伯晕歹想了想,才道:“算了、如果告诉了炒花,恐怕会影响白马关开互市。” “好、那我去通知东十七部。”台吉点了点头,随后在伯晕歹的同意下,派出了加急的骑手。 在二十日午时,他们就把消息告诉了喀喇沁东十七部的所有台吉,而他们听闻这件事情可能会影响白马关开启对喀喇沁的互市后,也表示愿意保密。 甚至他们还在想、如果明军能把内喀尔喀灭了就更好,他们就能去抢占辽河中、下游和老哈河的草场了。 这样的小心思,一直持续了两天,直到四月二十二日,才有人派出骑手去报信。 不过与此同时、长城外的燕山山脉、丘陵中,也出现了乌压压的大队兵马。 西十八部加上伯晕歹的本部,他们一共凑到了两万骑兵,带着大批牛羊南下,前往白马关。 正午、他们已经抵达了白马关外三十里,而在白马关的城楼中,换上了一身亲王鱼鳞甲的朱由检坐在城楼内,叫人准备好了贡茶,以及各种饭菜。 说实话、作为一个后世穿越而来的人,他对于蒙古人、满人,还有东北和北方的各种少数民族并不歧视,也不仇恨。 他仇恨的是动荡和腐败的各族权贵,而他想做的也很简单,御敌于国门外。 想到此处、他站了起来,随后穿着二十四斤的甲胄走到了女墙背后,双手撑住了女墙,眺望着远处的景象。 这时、北方的喀喇沁骑兵开始不断的南下,他们一边放牧,一边南下,而朱由检看到了大批的牛羊,因此对王承恩道: “白马关的物资储备的怎么样了?” “回殿下……”王承恩穿着一身山文甲回道: “按殿下的意思,买来了三千四百石私盐,准备了三万斤铁锭,以及六百万斤的蜂窝煤和六千个炉子,两万石粮,五万石豆。” 说到这里、王承恩犹豫道: “殿下、真的要卖这么多货物给他们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