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Undefined index: articleid in D:\wwwroot\m.1xun.cc\web\html.php on line 20

Notice: Undefined index: articleid in D:\wwwroot\m.1xun.cc\web\html.php on line 21

Notice: Undefined index: siteid in D:\wwwroot\m.1xun.cc\web\html.php on line 22

Notice: Undefined index: sortid in D:\wwwroot\m.1xun.cc\web\html.php on line 24

Notice: Undefined index: articlename in D:\wwwroot\m.1xun.cc\web\html.php on line 25

Notice: Undefined index: author in D:\wwwroot\m.1xun.cc\web\html.php on line 27

Notice: Undefined index: in D:\wwwroot\m.1xun.cc\web\html.php on line 29
第一百六十三章 齐王党_()全文无弹窗在线阅读-十八书屋
_第一百六十三章 齐王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三章 齐王党 (第4/5页)

力,便不会有人顺从。

    这就是晚明党争尴尬的局面。

    凝聚力高,说明背后的利益牵扯很大,因此无法轻易施行变法。

    凝聚力低,说明背后利益瓜葛少,也就不会有那么大的动力进行变法。

    在一群基本上都是中小地主、乃至富农背景下的东林党人。

    免除那一点点田赋,对他们来说的诱惑力根本不大。

    相反、策反他们其中一些人的成本可谓低廉。

    就比如杨涟、以他杨氏一年的收入,也不过五六百石粮食,换算为二百两银子罢了。

    如果他没有气节,那花二百两银子就足够贿赂他。

    像杨涟这种富农阶级的官员,在东林党内比比皆是,但有他这样气节的人,却寥寥无几。

    贿赂成本的低廉,决定了以浙党为首的五党官员,可以用利益让大部分东林党在某些时候闭嘴。

    只要不是双方的权力斗争,那么大部分东林党人,还是本着浑水摸鱼的态度站队。

    “明日恐怕会有不少人弹劾齐王革新宗室之举。”

    刘一燝经历太多了,已经知道明天他将面对的是什么了。

    他这话一处、所有人默然,而这种时候,他们就庆幸有叶向高了。

    这就是叶向高的好处,不管什么事情,先和稀泥,把事情平定下来再慢慢谈。

    他的存在,缓解了党争,但也是在压抑党争。

    当压抑过了头,所有的矛盾都会在某一刻彻底爆发。

    “阿秋!”

    当刘一燝这么想的时候,身处皇宫外廷文华殿当值的叶向高打了一个喷嚏。

    他吸了吸鼻子,随后低头看了一眼自己面前的数十本奏疏,倍觉头疼。

    而内廷之中、也有人紧皱着眉头,左右渡步。

    “我就说了、这小畜生一定不安好心,他现在只是杀鸡儆猴,下一步必然是要对洵儿动手!”

    仁寿宫中、郑皇贵妃一边出言不逊,一边担忧着远在洛阳的朱常洵。

    她的话,被一直侍奉她的崔文升听去了,但他却并没有说什么。

    这样的举动被郑皇贵妃反应过来后,当即不忿的看向崔文升道:

    “你不想说说什么?”

    “回娘娘……”崔文升跪下回礼,随后才开口道:

    “奴婢是在想、要怎么把消息告诉福王殿下。”

    “哼!”听到这话,郑皇贵妃冷哼一声,想起了前段时间发生的事情。

    事情的原因便是之前仁寿宫和福王府通讯差点被锦衣卫发现,导致她不得不让人放飞了所有信鸽。

    这件事情过后,郑皇贵妃还因此生气,仗杀了几个奴婢。

    反倒是及时通知的崔文升,因为这一事情,又重新挤入了郑皇贵妃的眼中。

    或许在她看来、如果崔文升真的在上次就被策反了,应该不会错过这个机会,而不是通知自己放飞信鸽。

    因此、郑皇贵妃对目前的崔文升很满意,所以她开口道:

    “以后让出宫采买的女婢去送信,信鸽是不能养在宫中了,容易被抓到把柄。”

    “至于信的内容,就提醒一下洵儿,告诉他别让朱由检那小东西抓到把柄。”

    “奴婢领命……”听到此话,崔文升当即作揖退出仁寿宫,随后安排了自己的亲信女婢去送信。

    只是在安排之后,他走到了仁寿宫角落的一处假山,拿出纸笔,用口水润了润毛笔上干枯的墨迹,随后便写了自己所探查的消息。

    写完晾干后,他将纸条塞入假山之中,之后便离去了。

    过了几个时辰,一名倒水的太监走到了此处,小心翼翼的倒水之余,从熟悉的地方摸出了纸条,并藏在了怀中。

    等水倒完,他便带着信纸离去了。

    信纸辗转反侧,从小太监之手最终到了锦衣卫监察司指挥同知卢剑星的手中,随后被人重新临摹,送往了千里之外的阳曲县。

    等消息抵达时,已经是三天之后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