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兄朱由校_第两百六十一章 任重道远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两百六十一章 任重道远 (第3/5页)

粮票。

    面对白灾,毫无抵抗力的百姓根本不敢隐匿人口,而是老老实实的把人口数量给报了出来。

    朱由检下令各户按照人头,每人每天一斤米,每户十天领取一次的粮票。

    当这样的指令由上直四骑卫下发下去,很快陕北三府的百姓户籍数量,就在短短的一个月内统计完毕。

    陕北三府,所统计的人口数量是成年男丁七十万五千四百多人,妇女八十七万六千余人,未成年的孩童二十三万四千多人,合计一百八十五万余人。

    当朱由检看到这个人数的时候,他的头瞬间就大了。

    御马监的家底可撑不起这么多人的吃喝,更何况陕南之地还有二十多万要迁移去河套的百姓。

    也就是说、他最少要让这二百余万百姓撑到明年秋收去。

    哪怕一个人一天一斤米,那每个月也要吃去近四十万石米。

    到明年秋收,这可是还有整整十五个月。

    尽管赈灾的米有七百万石,但路上的火耗就是一笔不小的数量,况且迁移河套的百姓,已经发下去了粮票,他们每人都有三十石粮票。

    目前已知的迁移人数已经达到了四十二万六千多人,也就他们这批人,最少手握一千二百六十多万石的粮票。

    尽管御马监可以每个月只兑换一石给他们,但河套的粮食也就三百多万石,顶多撑小半年罢了。

    虽说其他地方距离秋收只有三个月了,但……

    “南方五省的军屯籽粮都要交给旧港,北方一京六省,陕西和山东、河西、辽东的军屯籽粮估计是收不上来多少。”

    “只有看河南和山西、还有北直隶的军屯籽粮能不能撑下去了。”

    看着眼前的地图,朱由检倍觉头疼,他现在算是知道灾害带来的危害有多大了。

    满桂在河套驻军,孙传庭还在西宁处理朵甘各部的事情,曹文诏在西宁等着朵甘三营调过去后练兵。

    现在他身边除了跟着一个孙守法和一个赛罕,其他没有什么人能给他提出意见,这让朱由检有些怀念孙传庭和洪承畴、熊廷弼、袁应泰了。

    “要不停一停辽东的迁移?”

    “不行……”

    朱由检看着眼前的全陕地图,否决了这个想法。

    他既然通过这次知道了波及一省的灾害有多么恐怖,那就更不能停下辽东和旧港的迁移。

    只有在剩下两年多时间里,把辽东和旧港打造成粮仓,大明才能更好地应对接下来十七年的大灾害。

    想着、朱由检对门口的锦衣卫千户说道:

    “派人送信回京城,让卢剑星前往河南,一旦河南的军屯籽粮收割,暂时先别交田赋给户部,把所有粮食先运到陕西。”

    “另外再告诉陆文昭,他也是一样,负责山西和北直隶的军屯籽粮收割。”

    “至于南边的军屯籽粮,全部归沉廷扬调动,以最快的速度把人给我迁移到旧港去。”

    “锦衣卫查桉给我查清楚,那魏忠贤手下不是有人贪赃枉法吗?让崔呈秀转交证据给赵南星。”

    “一旦证据确凿,所有人按照《大明律》该抄家抄家,该流放流放,所有家产充入御马监内,让王安在江南买粮北上,赈灾山东。”

    “最后……”朱由检一口气说了一堆指令,最后看了一眼桌上的军情,而上面所写的,正是复套之战积欠的一些抚恤银和赏银。

    这笔银子不多,抚恤银一共四十二万,抚恤田四万多亩,赏银九十多万两。

    “告诉曹化淳,请皇兄拨发内帑银二百万两,犒劳复套之战的将士们……”

    “是!”见朱由检没有别的吩咐,千户转身就想要离去,不过朱由检却再次叫住了他。

    “等等!颜思齐他们如何了没有?”

    “回殿下、他们现在还在琉球训练,按照海军都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