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Undefined index: articleid in D:\wwwroot\m.1xun.cc\web\html.php on line 20
Notice: Undefined index: articleid in D:\wwwroot\m.1xun.cc\web\html.php on line 21
Notice: Undefined index: siteid in D:\wwwroot\m.1xun.cc\web\html.php on line 22
Notice: Undefined index: sortid in D:\wwwroot\m.1xun.cc\web\html.php on line 24
Notice: Undefined index: articlename in D:\wwwroot\m.1xun.cc\web\html.php on line 25
Notice: Undefined index: author in D:\wwwroot\m.1xun.cc\web\html.php on line 27
Notice: Undefined index: in D:\wwwroot\m.1xun.cc\web\html.php on line 29
第四百五十章 蠢蠢欲动_()全文无弹窗在线阅读-十八书屋
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五十章 蠢蠢欲动 (第5/5页)
从天启七年到天启十一年,他沉寂了四年半,除了中间偶尔对漠北进行烧荒外,其它时间他大都在练兵,看兵书,研究如何进攻防守。 他本以为他会沉寂许久,然而突然爆发的第三次北伐给了他建功立业的机会。 此刻的他站在石堡上,双手扶着女墙,面对的是遮天蔽日的建虏大军。 与这样的大军对比,他脚下的石堡如同暴风雨中的灯塔一般渺小,似乎随时都会被这乌压压的“浪潮”所吞没。 好在与他站在一起的,还有丙字百户的一百零二个兄弟,而他们将要共同面对的,便是令人窒息的建虏大军。 “大汗,要不要攻城?” 建虏大军之中,济尔哈朗看着远处那“渺小”的石堡,不想让石堡打断他们突围的脚步,然而黄台吉却摇头: “单纯的突围走不了多远,我们的队伍拉得太长,如果不把这一座座石堡吃下,那么他们随时会出城来袭扰妇孺。” 黄台吉不愿意带妇孺突围,但作为上位者,该装的时候还是得装一装。 “留一营兵马戒备,大军继续突围如何?” 代善看着那石堡,试探性的提出建议。 这并不是黄台吉想要的建议,但由于莽古尔泰那日的失言,让金国贵族们知道了“抛弃妇孺”的严重性,因此谁都不敢再说出这话。 无奈,黄台吉只能接受了代善的建议,而这时的黄台吉也看向了汉四营的四个将领。 李永芳、刘爱塔、范文程、范文寀四人是金军的四大汉将。 如果是以前,黄台吉会毫不犹豫的选择李永芳带兵留守,因为他对付明军很有经验。 只是随着近几年的局势不断发生一些诡异恶化,便是黄台吉都不由的觉得金军之中可能存在明廷的锦衣卫。 原本北山西北方向出现阿喇山城和雅克萨城,哈喇山城等城驻军黄台吉并不觉得奇怪,因为北山女真的索伦部之前就在这里块地区生活,留下了大量山城。 可这地方出现这么多石堡,并石堡都还是新修没几年的模样,这就不得不让黄台吉起疑了。 他首要怀疑的对象是李永芳,因为李永芳在金军进攻抚顺的时候,起先他是带兵死守的,而后眼看城池守不住,他才选择了投降。 相比较金国还是小势力时就加入的刘爱塔,以及不断出谋划策,收买汉人商贾的范文程两兄弟,李永芳是叛徒的可能性最大。 黄台吉不想扰乱人心,因此只是在怀疑阶段,还没有对李永芳下手。 但这种怀疑一旦产生,他就不可能让李永芳留守。 不能用李永芳,那就只能用刘爱塔和范文程、范文寀三人了。 范文程不用多说,黄台吉还需要他在身边出谋划策,因此不可能让他留守。 至于范文寀的带兵能力并不强,加上明军勇勐,让他留守,就得留守足够多的兵马。 因此,黄台吉能选的人实际上只有一个…… “刘爱塔,你带你本部驻守,戒备突围道路沿途的明军袭扰妇孺。” “多尔衮、多铎、尼堪,你们三个人分别带镶白旗的六个牛录策应。” “是!” 黄台吉下令了,并且选中了刘爱塔和多尔衮、多铎、尼堪三人。 得令的四人接令,但可以看出黄台吉眼下对于身处朱由检“必杀”名单里的汉四营并不信任。 刘爱塔本部不过三千人,而多尔衮三人六个牛录,整整一千八百人。 这接近三分之二的兵力不可能是策应,更应该是监视。 对此,刘爱塔没有做出任何表情,只是麻木的接令,随后点齐了自己的兵马,开始沿着大军北撤的道路布防,警惕石堡内的明军。 金军队伍开始动了,带着让丙字百户所有人冷汗直流的压力,他们缓缓向北开去,而石堡外游弋的八旗马步兵和汉四营兵马,则是时刻提醒着守城的郑钧,危险还没有过去…… /129/129715/32187612.html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