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五十六章成为范增后,项羽有了读心术(二十二)  (第2/2页)
    师父想居咸阳宫,想在百年后以九鼎之礼祭祀,那他就绝不能局限于诸侯的眼界。    天子,只能有一人。    或许,他也会面临举世皆敌的处境。    但,师父,叔父,一定会在的。    “重言多谢军师。”    韩信觉得,今日喜事连连。    先是被军师赏识,将军授他校尉之职。    后又与将军切磋兵法棋逢对手,对将军,他是打心底里服气。    现在,又得军师赐字。    真好!    入夏的夜晚,如水的月光见证了这一幕。    两日,倏忽而逝。    各地起义军的会盟,正式开始。    偌大的营帐中,项羽端坐主位,荪歌和项梁一左一右坐在项羽身侧。    而韩信,一身银色盔甲,腰间一柄长剑。    长身玉立,气度不凡。    会盟一开始,便有起义军的首领谈到了张楚政权的失败。    荪歌敏锐的感受到来自陈平的那道视线。    这是在等她提议立楚王室后裔为王,壮大楚国起义军的声势吗?    她就不提!    气不气!    荪歌勾勾嘴角,摆出一副温和谦虚的模样,目光平静的听着各方首领各抒己见。    无奈之下,陈平只好开口“我有一愚见,不知当讲否。”    项羽摆摆手,威仪天成“但将无妨。”    陈平心头微紧,面上却不显山不露水“张楚政权之所以覆灭,其因在于陈胜起事后,没有立楚王室的后裔为王,而是自立王。天下人觉其有私心,而不愿相从。”    “难以号令群雄,难以凝聚更高的人望,其势不能长久,难以避免覆灭。”    “名不正,则言不顺。”    “言不顺则事不成。”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民间百姓耳熟能详。”    “若能及时拥立楚王室后裔为王,则更加的名正言顺,便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反秦大业,众志成城,必能推翻暴秦。”    “此乃吾之愚见,见笑了。”    荪歌抿抿唇,此建议,与当年范增别无二致。    但,她不愿重走老路了。    荪歌轻笑“不知足下何人?”    陈平拱手“沛县刘公的谋士,陈平。”    荪歌皱了皱眉,打趣道“陈平?的确人如其名。”    “你的见地,也算新奇。”    “但,颇有误人之嫌。”    好吧,四舍五入这也算是在骂她自己。    毕竟,在历史上,这个提议是范增提出来的。    然后,范增敢提,项梁敢听。    陈平也忍不住变了脸色,但仍勉强克制“还请范老指教明示。”    “我年老耳不聪目不明,指教谈不上,只是想让在座的诸君一起探讨。”    “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诸君都是一方起义首领,都是罕见的能人志士,必能去伪存真。”    “陈平既提到张楚王政权覆灭皆因自立为王,名不正言不顺,但老朽深觉此话荒谬绝伦。”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此间耗时探讨张楚王,也是为了让起义更加平顺,吸取教训。”    “再此事上,诸君皆可畅所欲言,毕竟这也算是为起义大军做出贡献。”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