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Undefined index: articleid in D:\wwwroot\m.1xun.cc\web\html.php on line 20

Notice: Undefined index: articleid in D:\wwwroot\m.1xun.cc\web\html.php on line 21

Notice: Undefined index: siteid in D:\wwwroot\m.1xun.cc\web\html.php on line 22

Notice: Undefined index: sortid in D:\wwwroot\m.1xun.cc\web\html.php on line 24

Notice: Undefined index: articlename in D:\wwwroot\m.1xun.cc\web\html.php on line 25

Notice: Undefined index: author in D:\wwwroot\m.1xun.cc\web\html.php on line 27

Notice: Undefined index: in D:\wwwroot\m.1xun.cc\web\html.php on line 29
第四百零六章 下潜深度六百米?我不信!_()全文无弹窗在线阅读-十八书屋
_第四百零六章 下潜深度六百米?我不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零六章 下潜深度六百米?我不信! (第4/5页)

就会出什么意外。

    此时,正在高速前进中的南仓号,开始向左转向,解脱了电缆的蛟龙号继续向前,就这样,两者开始脱离!

    声纳员们一阵阵的兴奋:“他们脱离了,已经脱离了,我们听到了两个不同的声音!”

    “那艘潜艇开始下潜了!”

    “它逃不掉的,把我们的洛杉矶派过去!”

    各种布置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一场水下围堵的大餐就这样拉开了帷幕。

    但是,片刻之后,他们就感觉到了不对劲。

    “下潜深度一百米!”

    “下潜深度两百米!”

    “难道它要钻进深海里逃跑吗?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就在他们的议论之中,一个惊人的数字传来:“三百米!”

    目标下潜到了三百米的深度!

    “我们从未发现过这种潜艇能下潜到三百米深,看来是我们把它给逼急了。”

    就在他们感慨的时候,更可怕的数字还在声纳员的嘴里不断蹦出。

    “三百五十米,四百米!”

    “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我们所有的资料都显示,这种潜艇的极限下潜深度就是三百米,我们从未在三百米之下发现过它!”

    虽然老毛子的基洛级潜艇都可以下潜到三百米深,但是,这种东方的潜艇,却没有更深的下潜能力。

    对于一款潜艇来说,下潜深度主要由它的耐压壳决定。

    每降低十米的深度,就会增加大概一个大气压,在三百米深的地方,就相当于有三十个大气压的压强,这已经是很可怕的数字了。

    只有先进的钢材可以承受这样的压强,再继续下潜,那压强就会更大!

    “难道他们遭遇了海水中的低密度区?这些可怜的家伙!”此时已经开始有人感慨起来了。

    在水下的世界里,有一种很可怕的现象,就是低密度区。

    有一道初中物理题,叫做轮船从河水驶入海水,它会下沉一段还是会上浮一段?

    轮船受到的浮力必须要等于它的重力才行,古老的阿基米德原理告诉我们,浮力就是排开水的重力,这个力不变,但是体积会变,因为海水和河水的密度不同。

    海水的密度更大,所以,只要比河水更少的体积,就能提供相同的福利,轮船进入到海水之中,吃水就会变浅。

    再比如,死海为什么能让人直接飘起来?就是因为死海的盐分多,密度大。

    在海水中航行的轮船,也就是吃水的变化,对于完全浸没在海水中的潜艇来说,吃水已经满了,不能再变了,如果要是遇到低密度区,那浮力瞬间减小,重力大于浮力,潜艇就会迅速下沉。

    那几乎是致命的。

    “不,不是低密度区,他们下潜的速度并不是很快,如果是遭遇低密度区,他们会迅速跌落到深海之中!”

    “五百米,他们下潜到了五百米!”又是一个让人惊叹的声音。

    “该死的,这怎么可能,几乎要到达我们洛杉矶潜艇的极限了!”

    洛杉矶潜艇的设计潜深是450米,但是如果着急了的话,下潜到五百米深处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现在呢?这种东方的落后的水下拖拉机,怎么可能下潜到这种深度?

    绝对不可能啊!

    “它还在下潜!”

    声纳员的声音之中,已经带着不可思议了:“该死的,是我们的声呐坏掉了吗?”

    当然不可能,因为他们不止一套,水面上的,空中的,水下的,很多的声呐都在倾听,得到的是几乎相同的结论:目标的下潜深度,远远地超过了他们的认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